[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变终端的线损监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4914.2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1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岭;彭宁宾;徐大可;盛德刚;雍太利;岳紫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康翔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终端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变终端的线损监测系统,从云、管、边、端四个层次对配变网进行物联网化改造,设置GPS对时,同步采集数据和计算线损,实现了中压到低压全面无死角的同期线损实时在线监测,精确分析中压到低压线路各区段线损异常情况,提供一个实时、全面的低压台区线损监测方法,为线路老化分析、绝缘风险预估以及窃电信息及时获取等情况提供数据依据,提高电网用电质量及整体运行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损监测技术。
背景技术
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线损率是反映电网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按产生原因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类,技术线损主要是由网架结构不合理、变送电设备老化、配置不合理、用电质量差造成的,而管理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表不同期、错抄、漏抄、估抄造成线损数据失实,计量器具失准、超限计量或错接线,用户档案缺失、统计错误,转供、割接等业务未及时反映造成统计错误,用户非法用电、窃电等。
线损异常线路常年存在,线损率虽逐年下降但并不明显,排查力度和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进,在线损问题上,需要排查的范围和用户数量巨大,现有人力无法满足。线损异常原因分析难度大、时间长,线损率异常台区不断变化,时好时坏,甚至反复,因此需要对台区进行物联网化改造,实现台区全景监测,以精准定位异常用户,缩小排查范围。此外由窃电造成的线损问题也相对严重,窃电已经向团伙化、专业化发展,且配电房属于用户资产,不易得到有效管理,因此现场线损监测设备实现不停电安装、全天候监测具备重要意义。
要实现线损在线监测方法需采用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无线同步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通信技术,在资产分界点等关键节点应用智能识别和感知技术,对配电网设备及线路进行分散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管理,实现数据采集、自诊断、自校准、逻辑判断、统计处理、记忆、存储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配电网整体运行态势的感知,为智能分析和控制提供决策信息来源。要保证每个设备都可以支持点对点通信,不受厂商、操作系统、芯片和物理传输的制约,需要建立必要的互操作标准,配合内含高精度传感器的采集终端、通信终端、物联网网关,提供一个实时的、全面的台区线损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变终端的线损监测系统和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对于10KV和20KV的中低压线路进行物联网化改造,即在用户表前加装智能电量采集设备,结合现有电能量信息平台的档案信息,通过智能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与电表电量数据比对,长期监测中低压配电网和用户用电数据,实现全天候自动监测和分段显示,当电量数据比对点出现异常时,就表示该段线路异常,该比对点即为用电异常点,从而快速跟踪定位窃电位置。
在用户表前加装智能电量采集设备实现电能量数据监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中低压输电线路数据监测、台区变压器运行数据监测和配电箱表箱数据监测。
中低压输电线路数据监测通过架空型负荷监测终端实现,终端可安装于中低压架空线路,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数据就地计算,将计算结果实时上送至云端主站,当遇到线损异常或者线路故障时会主动向主站告警。
台区变压器在进线侧加装架空型负荷监测单元,在出线侧加装智能配变监测终端实现台区变压器运行数据监测,达到长期实时监测户变关系、分支不平衡和分路线损异常的目的,并利用智能配变终端的边缘计算能力实现告警及异常事件主动上报功能。
配电箱表箱数据监测通过加装具有计量功能的低压三相分支型监测终端,在用户表箱处加装低压三相或单相监测末端,设计量级卡扣式CT取电,实时获取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等关键数据。
采用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GPS实时对时技术,实现中压到低压全面无死角的同期线损实时在线监测,可精确分析中压到低压线路各区段线损异常情况,云端主站引入物联网平台技术,实现两化融合,实现大数据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电池电量指示方法、电池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