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座固定于电池组件上的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4958.5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郑贤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固定 电池 组件 电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雾化座固定于电池组件上的电子烟,包括相互连接的吸嘴组件和电池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嘴、烟液杯和金属套管,烟液杯套装于吸嘴的上部内壁,烟液杯与吸嘴之间设有与吸烟通孔连通的烟雾通道,金属套管的一段插接于吸嘴的下部内壁构成插接段,另一段则露出于吸嘴构成连接段,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管、电池支架、电池、方案板、雾化座和雾化单元,雾化座内设有雾化腔,电池和方案板固定于电池支架上,电池支架套装于电池管内,雾化座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端且露出于电池管的开口端,连接段插接于电池管的开口端内壁,雾化座的外壁紧密插接于烟液杯的开口端内壁。其有益效果是,可方便地加入和使用较稠的、粘度较大的待雾化液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座固定于电池组件上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香烟是在明火燃烧时冒出香烟烟雾供吸烟者吸入口中的,而香烟明火燃烧时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而损害人体健康。为避免香烟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又能享受香烟的独有口味,市场上电子烟得到了广泛使用。另外,一种类似电子烟的电子雾化设备,可以将药液进行雾化,人们通过吸食雾化后的药液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保健。
现有的电子烟或电子雾化设备,通常使用的烟液或药液都是在常温下流动性较好、粘度较低的液体,因此现有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的电子烟,其雾化组件的注液口都比较小,在生产中可通过注液器插入该注液口进行烟液或药液的添加。现有的电子烟雾化组件,不需要较大的注液口,故其可在结构上将雾化座固定封装在烟液杯或储液腔的一端。然而,当电子烟或电子雾化设备,需要使用流动性不好、粘稠度较高、或在低温时流动性变差、甚至使用蜡状的的烟液或药液时,则此种结构难以在生产、组装时将烟液或药液添加进烟液杯。另外,现有的电子烟雾化组件,没有对较稠的、粘度较大的烟液或药液进行预热的结构,故现有的电子烟雾化组件无法对较稠的、粘度较大的烟液或药液高效及顺畅地进行雾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座固定于电池组件上的电子烟,该电子烟通过对雾化座结构的改进,使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方便、顺利地加入和使用较稠的、粘度较大的待雾化液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相互连接的吸嘴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烟液杯和金属套管,所述吸嘴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吸嘴的封闭端设有吸烟通孔,所述烟液杯也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烟液杯套装于所述吸嘴的上部内壁,所述烟液杯的开口端朝向吸嘴的开口端,所述烟液杯与所述吸嘴之间设有与所述吸烟通孔连通的烟雾通道,所述金属套管的一段插接于所述吸嘴的下部内壁构成插接段,另一段则露出于吸嘴构成连接段,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管、电池支架、电池、方案板、雾化座和设于雾化座上的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座内设有雾化腔,所述电池管一端为开口端而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电池和方案板固定于所述电池支架上,所述电池支架套装于所述电池管内,所述雾化座固定于所述电池支架的一端且露出于所述电池管的开口端,所述连接段插接于所述电池管的开口端内壁,所述雾化座的外壁紧密插接于所述烟液杯的开口端内壁。
优选地,所述烟液杯部分外壁轴向向内缩进构成缩进外壁,烟液杯的封闭端靠近吸嘴的封闭端且两者之间留有与所述吸烟通孔连通的吸气间隙,所述烟液杯的缩进外壁与吸嘴的内壁之间构成所述烟雾通道,所述烟雾通道与所述吸气间隙连通。
优选地,所述雾化座的侧壁还设有将烟雾从所述雾化腔排出至所述烟雾通道的烟雾排出孔。
优选地,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电热丝和部分缠绕了电热丝的导液条,所述导液条缠绕电热丝的部分设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导液条未缠绕电热丝的部分伸出至所述烟液杯的内腔用于吸收储存于烟液杯的内腔的烟液。
优选地,所述导液条呈U字形架设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导液条的两端伸出至烟液杯内。
优选地,所述雾化座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将所述雾化腔与所述烟液杯的内腔进行密封分隔,仅供所述导液条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