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插入装置及线圈插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136.9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石谷明;南功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增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插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线圈终端的长度比以往短的线圈插入装置及线圈插入方法。线圈插入装置(1)具有:线圈插入部(10),其从定子铁芯(102)的径向内侧向狭槽(102a)内插入线圈(103);以及第一移动部(20),其在向狭槽(102a)内插入线圈(103)时使线圈插入部(10)沿轴向移动。线圈插入部(10)具有:线圈按压部(11),其将线圈(103)从定子铁芯(102)的径向内侧按压而插入狭槽(102a)内;以及线圈保持部(11),其具有狭缝(11b),该狭缝(11b)将线圈(103)以越从线圈按压部(11)朝向第一移动部(20)的移动方向前侧越相对于狭槽(102a)向定子铁芯(102)的径向内侧分离的倾斜状态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插入装置及线圈插入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向马达的定子铁芯的狭槽内插入线圈的线圈插入装置。作为这样的线圈插入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使可动叶片保持线圈,且将该线圈利用推离件按压而插入狭槽内。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在将线圈从突出于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状态到插入至直至插入完成的预定位置,使上述可动叶片与推离件一同前进。由此,能够将线圈沿轴向插入狭槽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255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那样利用推离件将保持于叶片的线圈沿轴向插入定子铁芯的狭槽内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上述推离件使上述线圈沿轴向移动到插入狭槽内的位置。因此,与不使用上述推离件的结构相比,需要使上述线圈的线圈终端更长。因此,如上所述,在使用推离件将线圈沿轴向插入狭槽内的情况下,线圈终端变长,因此定子的轴向长度变大。
近年来,为了实现在轴向上具有紧凑的结构的定子,要求使线圈终端的长度尽可能短。因此,期待能够将具有比以往短的线圈终端的线圈插入狭槽内的线圈插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线圈终端的长度比以往短的线圈插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是向定子铁芯的沿轴向延伸的狭槽内插入线圈的线圈插入装置。该线圈插入装置具有:线圈插入部,其从上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向上述狭槽内插入上述线圈;以及第一移动部,其在向上述狭槽内插入上述线圈时使上述线圈插入部沿上述轴向移动。上述线圈插入部具有:线圈按压部,其将上述线圈从上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按压而向上述狭槽内插入;以及线圈保持部,其具有狭缝,该狭缝将上述线圈以越从上述线圈按压部朝向上述第一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前侧越相对于上述狭槽向上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分离的倾斜状态保持。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方法是使用具有线圈保持部、线圈按压部以及线圈压紧部的线圈插入装置向定子铁芯的沿轴向延伸的狭槽内插入线圈的线圈插入方法。就该线圈插入方法而言,将上述线圈一边利用上述线圈保持部以越从上述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越相对于上述狭槽向上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分离的倾斜状态保持,一边利用上述线圈按压部向上述狭槽内从上述轴向一侧依次插入,通过将插入有上述线圈的上述狭槽利用上述线圈压紧部从上述径向内侧覆盖,将上述线圈保持于上述狭槽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插入装置,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线圈终端的长度比以往短的线圈插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线圈插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马达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定子铁芯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增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增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用隔膜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GLP-1和GIP共激动剂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