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MYB56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5155.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马有志;孙建昌;徐伟亚;王春霄;唐文思;周永斌;徐兆师;陈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myb56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调控 植物 干旱 能力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SiMYB56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SiMYB56蛋白在调控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所述SiMYB56蛋白为SEQ ID No.1所示蛋白或其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或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或其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转入SiMYB56蛋白的编码基因的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其抗旱性有较大的提高。本发明对于培育抗旱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MYB56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干旱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和经济损失仍然比比皆是。在全球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和干旱灾害发生日益频繁的今天,通过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能来提高或者保持粮食产量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育种技术具有周期长、盲目性高和工作量大等缺点,而且通过传统育种来提高粮食产量已经发展到一定瓶颈。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植物抗逆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向植物中导入抗逆相关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已经变得日趋成熟。
转录因子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一般包含DNA结合结构域以及转录激活/抑制结构域,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起始速率来综合调节许多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Myeloblastosis(MYB)类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发育及防御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此外,MYB类转录因子还参与调节细胞的次级代谢、控制细胞形态建成。
谷子具有耐贫瘠、适应性广的特点,是研究单子叶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的理想材料之。目前,谷子功能基因组研究刚刚起步,参与谷子抗旱胁迫响应的基因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iMYB56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SiMYB56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
所述相关生物材料为能够表达所述SiMYB56蛋白的核酸分子或含有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
所述SiMYB56蛋白为如下任一所示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3)与(A1)-(A2)中任一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4)在(A1)-(A3)中任一所限定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
上述蛋白质中,所述标签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或纯化。所述标签可为Flag标签、His标签、MBP标签、HA标签、myc标签、GST标签和/或SUMO标签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SiMYB56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体内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中的应用。
所述相关生物材料为能够表达所述SiMYB56蛋白的核酸分子或含有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菌或转基因细胞系。
所述SiMYB56蛋白为前文(A1)-(A4)中任一所示蛋白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