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时决策的数据源调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197.5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闫柯宇;李胜领;刘振;徐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时 决策 数据源 调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银行信贷业务的基于实时决策的数据源调用方法。其步骤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内置供数据源调用的配置文件,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多个子步骤下的数据源调用清单;数据采集系统将该子步骤的所有数据源的数据调用并组装成Json报文传送至计算引擎进行计算,并接收计算引擎在该子步骤中的计算结果;根据计算引擎当前计算结果以及配置文件,确定下一个子步骤所需要调用的数据源调用清单。本发明在信贷申请的风险控制过程中能够分阶段、灵活的调用数据源,从而节约成本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银行信贷业务的基于实时决策的数据源调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办理信贷申请时需要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办理过程中需要对办理人的众多数据源进行采集和调用,并传输到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自动化审批。现有的风险控制采用全量整体法调用办理人的数据源,即在信贷申请审批的每一个阶段都调用办理人的全部数据源。由于信贷审批的某些阶段无需调用全部数据源,并且大多数数据源的调用都是需要成本的,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和时间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决策的数据源调用方法,使得在信贷申请的风险控制过程中能够分阶段、灵活的调用数据源,从而节约成本和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决策的数据源调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引擎交互的参数和数据源调用的范围,并且形成供数据源调用的配置文件;
步骤2: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接收前端系统发起的信贷申请流转请求,并且对信贷申请流转请求进行初步分类和调用所述的配置文件,确定信贷申请初审阶段所需要的第一数据源的调用清单;
步骤3: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根据所述的第一数据源的调用清单,以并发方式发起第一数据源的调用,并把调用的第一数据源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存储器中;
步骤4: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将存储器中保存的第一数据源的数据根据设定的格式组装成报文的数据结构,将组装后的报文传送至计算引擎,在计算引擎中进行初审阶段的计算,将计算的初审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系统的处理器,同时,计算引擎输出中间审查阶段所需要调用的第二数据源的调用清单至数据采集系统的处理器;
步骤5: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根据配置文件和初审阶段输出的第二数据源的调用清单,以并发的方式发起第二数据源的调用,并把调用的第二数据源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存储器中;
步骤6: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将存储器中保存的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的数据根据设定的格式一并组装成报文的数据结构,将组装后的报文传送至计算引擎,在计算引擎中进行中间审查阶段的计算,将计算的中间审查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系统的处理器,同时,计算引擎输出终审阶段所需要调用的第三数据源的调用清单至数据采集系统的处理器;
步骤7: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根据配置文件和中间审查阶段输出的第三数据源的调用清单,以并发的方式发起第三数据源的调用,并把调用的第三数据源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存储器中;
步骤8: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处理器将存储器中保存的第一数据源、第二数据源和第三数据源的数据根据设定的格式一并组装成报文的数据结构,将组装后的报文传送至计算引擎,在计算引擎中进行终审阶段的计算,将计算的终审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系统的处理器,处理器将终审结果输出至下游系统。
将数据源调用流程切分为多个子步骤,根据预置的配置文件和计算引擎不同审查阶段输出的所需要调用的数据源调用清单,可以分阶段、灵活的调用数据源,从而节约数据源调用的成本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