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568.X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宋广瀛;卫彦;陈贵;吕汶諠;余婷婷;张云帆;彭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磨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包括:一对固位件,一对固位件分别固定于口腔两侧的磨牙牙冠的腭侧;连接体,连接体连接于一对固位件之间;牵引钩,多个牵引钩包括前方牵引钩和侧方牵引钩,前方牵引钩设置于连接体上,侧方牵引钩分别设置于固位件上;至少一个微螺钉,微螺钉固定于口腔的腭部,且位于连接体的远中侧;至少一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连接于一个微螺钉与一个牵引钩之间。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既能在生理限度内尽可能后推磨牙,还能有效避免前牙唇倾、后牙颊倾及牙齿旋转等弊端,并减少微螺钉的植入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
背景技术
向远中推磨牙是正畸临床中常用的矫治手段,对于牙列轻中度拥挤的安氏II类患者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可以将介于拔牙和非拔牙间的临界病例变为非拔牙的范畴,使矫治过程更简单。在传统方法中,如口外弓、II类牵引等,其磨牙远移效果极大程度上依赖患者的配合,相比较下,使用微螺钉辅助后推磨牙则具有患者舒适度高、能绝对控制支抗等优点,但在使用中仍然存在磨牙颊倾、因微螺钉植入位置限制了移动量等问题。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能够在生理限度内尽可能整体远移上颌磨牙,并且不产生不必要的牙齿移动,同时尽可能减少植入微螺钉的个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既能在生理限度内尽可能后推磨牙,还能有效避免前牙唇倾、后牙颊倾及牙齿旋转等弊端,并减少微螺钉的植入数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体式后推磨牙装置,包括:
一对固位件,所述一对固位件分别固定于口腔两侧的磨牙牙冠的腭侧;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一对固位件之间;
多个牵引钩,所述多个牵引钩包括前方牵引钩和侧方牵引钩,所述前方牵引钩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侧方牵引钩设置于所述固位件上;
至少一个微螺钉,所述微螺钉固定于所述口腔的腭部,且位于所述连接体的远中侧;
至少一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于一个所述微螺钉与一个所述牵引钩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固位件的近中端,所述连接体的弧度与所述腭部契合,所述连接体与腭粘膜之间的距离为1mm~3mm。
可选地,所述前方牵引钩和所述侧方牵引钩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前方牵引钩分别位于所述口腔腭中缝的两侧,每个所述侧方牵引钩设置于一个所述固位件的近中端,且位于所述连接体的近中侧。
可选地,所述前方牵引钩和所述侧方牵引钩为圆柱状,所述前方牵引钩向口外方向延伸,所述侧方牵引钩向尖牙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微螺钉为一个,且位于所述腭部的中缝处。
可选地,所述微螺钉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腭部两侧的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的腭根根尖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体为圆杆,所述连接件为链状圈或镍钛拉簧。
可选地,每个所述固位件固定于所述口腔一侧的前磨牙、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的牙冠腭侧。
可选地,所述固位件的形状与所述磨牙牙冠的形状契合,所述固位件与所述磨牙牙冠之间通过树脂粘结剂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位件、所述连接体及所述牵引钩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