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5661.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美;刘锦兰;姚利丽;刘湘慧;王威;石荣珠;肖明;封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B21C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许婉静;徐瑛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单丝 旋转 弯曲 疲劳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张力稳定装置和应力调节装置,张力稳定装置包括稳定基座、多个上排导轮以及多个下排导轮,上排导轮与下排导轮周壁均开设有导轮槽;应力调节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A调节组以及B调节组,A调节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多个第一辊轮以及多个第二辊轮,固定板上设置有偏心轮,第一辊轮以及第二辊轮周壁均开设有辊轮槽,A调节组与所述B调节组结构一致。将单丝按前进方向“上~下~上”的方式依次交错的经过所述上排导轮以及所述下排导轮,然后按前进方向依次经过A调节组、限位导轮后与B调节组。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单丝表面应力状态得到比较稳定均匀的改变,进而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金属丝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以钢丝绳为增强材料的金属丝材,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材料在实际工作环境往往受到反复变化方向和大小的负载,从而出现失效情况。根据资料介绍,材料的破损70%以上为疲劳破坏,其余的30%也往往由于磨损或冲击所致。因此,研究并找出提高材料疲劳值的方法就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单丝作为组成钢丝绳最基本最小的单元,其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钢丝绳疲劳的好坏,现阶段测量单丝旋转弯曲疲劳一般使用单丝亨特疲劳试验机,主要过程原理是将单丝弯成某一弧度,一端连接带马达的夹头,一端置于孔中,检测时由马达驱动夹头带动单丝旋转,另一端在孔中呈自由状态旋转。在这一过程中,被弯成一定曲率的钢丝顶部也在旋转,从而使受拉的单丝外侧转入受压的内侧,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单丝断裂。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到各行各业,小到每个结构每个材料,都需要满足市场生产的需求,所以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也是这个领域需要去考虑的。
如公布号为CN201510263521.0的中国专利中介绍了一种用于测试材料的疲劳强度的试验方法,将大批量试件分为多组,在不同试验机上并行完成试验,对产生的多组试样的应力值升降图进行图形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到合成后的应力值升降图,再按常规方法求出疲劳强度的均值与方差;
又如张宗前,孙捷等《影响钢丝疲劳寿命的因素及提高疲劳寿命的技术措施》[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35(1):55-57中介绍了通过控制盘条质量、内部组织、拉拔工艺等方向。
但上述文献中也仅仅只是介绍了影响单丝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的因素,比如单丝化学成分、内部组织、表面质量等,对具体的如何在工艺设计中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使用什么装置来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鲜有见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及其方法,使得钢丝在旋转弯曲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断裂,提高了单丝的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单丝旋转弯曲疲劳的装置,包括张力稳定装置和应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稳定装置包括稳定基座、并排固设于所述稳定基座上的多个上排导轮以及并排固设于所述稳定基座上的多个下排导轮,所述上排导轮与所述下排导轮交错设置,所述上排导轮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下排导轮的数量比所述上排导轮的数量少1个,所述上排导轮与所述下排导轮周壁均开设有导轮槽,所述导轮槽为V型槽或者U型槽;
所述应力调节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A调节组以及B调节组,所述A调节组包括固定板、镶套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活动板、并排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一辊轮以及并排固设于所述活动板上的多个第二辊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辊轮的偏心轮,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辊轮数量大于等于2个,所述第二辊轮的数量比所述第一辊轮数量少1个,所述第一辊轮以及所述第二辊轮周壁均开设有辊轮槽,所述辊轮槽为T型槽或者U型槽或者V型槽,所述A调节组与所述B调节组结构一致,所述A调节组与所述B调节组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导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