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糙度检测试验教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679.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邱祁;邵威;周赵凤;吴央芳;张俊;谢星宇;胡志翔;魏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08 | 分类号: | G09B2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糙 检测 试验 教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糙度检测试验教具,包括教具箱,教具箱内设有亲水性测试平台和导电性加压平台;所述的亲水性测试平台包括亲水性模块底座盒,亲水性模块底座盒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电动旋转台,电动旋转台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设有亲水性测试板;所述导电性加压平台通过不同粗糙度的第一导电凸台与第二导电凸台相接触,由于接触面的粗糙度不同,进而观察LED灯带模块的亮度变化得到不同粗糙度对导电性的影响;本发明可以直观的表现出不同粗糙度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使粗糙度教学变得更加方便,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粗糙度检测试验教具。
背景技术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公差与互换性)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也是联系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关键课程,无论是对学生将来继续深造还是工作都有极大的作用,而作为该课程的重、难点“几何公差项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就显得更加重要,几何公差项目数量较多,抽象且与实际工程联系非常紧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中长期应用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课程的攻关点。
为了将课程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教具自然就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不论是实物教具还是多媒体教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课程都从实物教具转为多媒体教具,电子挂图,三维模型及动画等取代了不少实物教具,甚至有些课程不再有实物教具,但是对于工科特别是与实践工程紧密结合的课程,实体教具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特别是新世纪的教具有了新的方向。《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同样需要实体教具,虽然现在不少学校基本都是多媒体,甚至开设课程的虚拟仿真,但是从项目组成员调查结果及文献来看,合适的实体教具能更直观体现工程实践,特别是公差变动后实际零部件配合效果是多媒体难以表达的。
目前,公差课程实体教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综合陈列柜模式,及将众多的公差项目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分类,静态绘制于展示板上,或将单个公差项目制成模型,构成了所谓的几何公差陈列柜。这种教具占地面积广,没法动态展示公差项目,也没法动手实践,因此基本被淘汰。第二层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集合公差测量的多个元素于一个工件上,可用于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使用多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多种形位公差参数的教具,具有方便测量、取用便捷等优点。第二种是公差与配合教具,包括孔体、轴承以及轴体,该轴体上设有三个分别与所述轴承的内孔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及过盈配合的轴。此教具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三种配合关系的区别,掌握并理解基孔基轴、IT等级、表面粗糙度等抽象概念,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但是这一层次的教具还是停留在展示,简单测量工具测量基本公差项目上面,或者说更像实验模块,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作用有限。第三层次是采用机电结合方式,能动态展示公差项目,比如成都理工大学发明的便携式多功能几何公差展示盒,一次性将十二个几何公差项目展示给学生,能够协助老师同学完成相关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较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体展示结合起来,使所学知识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另外,其功能多样,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但是该模型也是主要动态展示公差项目,较少涉及公差变动对实际工程的影响,同时因为其便携性,空间内部结构复杂,难以完整有效展示给全班同学,实际效果有待商榷。因此,现有的三个层次的实体教具都不能满足公差课程现实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糙度检测试验教具。本发明可以来实现几何精度知识点的动态可视化,并将知识点与工程实例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示公差项目的应用与意义,大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粗糙度检测试验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教具箱,教具箱内设有亲水性测试平台和导电性加压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