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肢体循环加压湿化氧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710.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升富;卢金强;刘宏伟;欧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A61M35/00;A61H3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循环 加压 湿化氧疗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肢体循环加压湿化氧疗仪,包括:理疗箱,理疗箱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设有供患者肢体伸入的肢体治疗口;检测仪,检测仪设有连通理疗箱的进气管和第一排气管;肢体治疗密封门,其可拆装式地安装于肢体治疗口,用于套接肢体。通过设置肢体治疗密封门与患者肢体贴合,使得肢体与治疗口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受正压气体的挤压而引起箱体漏气,保证治疗效果。同时,由于肢体治疗密封门与第一侧面可拆卸式配合,治疗时,可先在理疗箱外将所述肢体治疗密封门套接患肢,再将肢体放入理疗箱内,调整更加方便。该发明可供患者在病房直接对肢端慢性难愈性创面进行高压纯氧治疗,促进创面愈合,适用于临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循环加压湿化氧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动脉闭塞、静脉栓塞等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由此带来的肢端慢性溃疡创面患者逐年增多,另外临床烧伤患者创面治疗和瘢痕治疗患者较多。由于手部脚部处于肢体末端,远离心脏,末梢血氧浓度较低,因此手脚等肢体末端创面愈合能力差,常常形成迁延难愈合的慢性创面。现有氧疗设备主要通过鼻口腔进入人体,通过高压氧舱加压,使得患者在整个舱体内氧疗,患者必须到医院的高压氧科室进行治疗,而不是针对肢端直接进行加压氧疗,容易导致一些全身性并发症。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上没有肢体循环加压湿化氧疗设备,而研究表明局部氧疗对糖尿病、动脉闭塞、静脉栓塞、烧伤、瘢痕等疾病导致的肢端局部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专门用于四肢难愈性创面的正压湿化氧疗的治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循环加压湿化氧疗仪,可对肢端创面的治疗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肢体循环加压湿化氧疗仪,包括:
理疗箱,理疗箱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设有供患者肢体伸入的肢体治疗口;
检测仪,检测仪设有连通理疗箱的进气管和第一排气管,用于控制理疗箱的加压和泄压;
肢体治疗密封门,其可拆装式地安装于肢体治疗口,用于套接肢体。设置肢体治疗密封门与患者肢体贴合,使得肢体与治疗口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受正压气体的挤压而引起箱体漏气,保证治疗效果。同时,由于肢体治疗密封门与第一侧面可拆卸式配合,治疗时,可先在理疗箱外将所述肢体治疗密封门套接患肢,再将肢体放入理疗箱内,调整更加方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肢体治疗密封门包括嵌合肢体治疗口的硬质圈和用于套接肢体的软胶套,所述弹性软胶套套设在所述硬质圈的一端。设置弹性软胶套可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同时可适应粗细程度不同的肢体,通用性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侧面在肢体治疗口的外周设置多个快速夹钳,所述快速夹钳用于压紧所述肢体治疗密封门。当肢体治疗密封门安装在肢体治疗口上时,可通过快速夹钳对夹紧肢体治疗密封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理疗箱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设有一操作口及匹配所述操作口的密封门。开设操作口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如调整患者肢体或者在箱体内放置护垫。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仪内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一检测气管连接所述理疗箱上的压力检测管路孔。设置气压传感器监测压力,可以防止超压对病人引起二次伤害。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仪内还安装有三通阀、纯氧进气管、压力调节阀、第一电磁阀、第一安全阀和第二排气管;所述压力调节阀连接纯氧进气管和三通阀的进气端;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三通阀的一个出气端和进气管;所述第一安全阀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气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