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6237.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赵文卿;张庆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结构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结构包括:光源,以及相对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反射结构;第二基板包括层叠的导光板和选光层;选光层位于导光板的靠近反射结构的一侧,选光层的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折射率;选光层具有若干贯通选光层的取光孔;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端。本申请实施例在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选光层,可加强导光板的锁光效果,有利于光从导光板的一端向另一端的传播过程中进行全反射,减少不必要的光逃离导光板;贯通选光层的取光孔可从导光板内取光,配合选光层本身的锁光效果,可以实现背光源的光强均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面板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背光源通常采用侧入式的光源与导光板组合实现,具体是将光源的光从导光板的一端导入,并向导光板的另一端传播,从而在导光板上形成面光源。由于光在导光板内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向外射出,因此导光板的靠近光源一端的光强大,而远离光源一端的光强小,即背光源存在光强不均的缺陷,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背光模组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侧入式的光源与导光板组合实现的背光源存在光强不均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结构,包括:光源,以及相对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第一基板包括反射结构;
第二基板包括层叠的导光板和选光层;
选光层位于导光板的靠近反射结构的一侧,选光层的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折射率;选光层具有若干贯通选光层的取光孔;
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端。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或,如上述第二个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选光层,可加强导光板的锁光效果,有利于光从导光板的一端向另一端的传播过程中进行全反射,减少不必要的光逃离导光板;贯通选光层的取光孔可从导光板内取光,配合选光层本身的锁光效果,可以实现背光源的光强均匀,具体将由各取光孔取出的光通过反射结构进行反射,以小入射角穿过导光板,形成光强均匀的面光源。这样的背光模组结构尤其适合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的第二基板中的导光板和选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的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的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的反射结构中的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