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6595.9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利江;求鹏辉;张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16 | 分类号: | F04D17/16;F04D25/08;F04D29/28;F04D29/30;F04D29/02;F04D29/70;D01H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炎英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压系统。现有技术中,风叶叶片短而窄。风量大、风压大的风机体积大,体积小的风机风量、风压都很小。一种负压系统,高压风机组件固定在小车焊接架内部,废纱箱组件出口与高压风机组件进口连接,固定在小车焊接架另侧。高压风机组件包括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机上设有高压风叶,高压风叶包括两边的挡边和中间的叶片,叶片具有加长的宽度和高度,每个叶片由两斜向段组成,两斜向段间圆弧过渡,两端分别延伸到挡边和中间固定段,所有叶片成涡轮状设置;叶片、挡边及中间固定段为铝浇铸一体结构。叶片更易抽吸风量,叶片为铝浇铸一体结构,刚性强,重量轻,高压风机组件体积小、风量大、风压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机械设备中,常常会用到负压控制动作,比如自动化类机械设备利用负压吸附物件或卸掉负压放下物件、利用负压固定物件、或者形成真空环境并保持等等,通常对这些负压的控制或保持会通过控制进气或排气管道上的蝶阀、球阀等阀类的关断来实现。现有技术中,一般叶片都是薄钢片铆接的,风叶叶片短而窄。风量大、风压大的风机体积都很庞大,且噪音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而体积小的风机风量、风压都很小。均已经不适用于自动化类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耐压高、风量大、噪音低的负压系统。
一种负压系统,包括小车焊接架,高压风机组件固定在小车焊接架内部,废纱箱组件出口与高压风机组件进口连接,固定在小车焊接架另一侧。所述的高压风机组件包括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设有高压风叶垫圈和高压风叶。高压风叶包括两边的挡边和中间的叶片,所述的叶片具有加长的宽度和高度,且每个叶片由两斜向段组成,两斜向段间圆弧过渡,两端分别延伸到挡边和中间固定段,所有叶片成涡轮状设置;且整个高压风叶中,叶片、两边的挡边及中间固定段为铝浇铸一体结构。本发明加大了叶片的宽度和高度,增加了叶片内侧的斜向段,使叶片更容易抽吸风量,且叶片为铝浇铸一体结构,刚性强,重量轻,高压风机组件体积小、风量大、风压大。噪音低,寿命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高压风机组件还包括高压叶轮罩壳,高压叶轮罩壳上固定有高压风机进风口,高压风机进风口一端套设在挡边内,高压风机进风口尺寸小于两叶片间径向的尺寸;高压风机进风口出口端套装有第二PVC钢丝透明软管。高压风机进风口的风压随进风口的减小或风量的减小而增大,保证了负压管路末端的负压,提高了负压抽取效率。且保证风量只从高压风机进风口进,经叶片中间空隙中出,不从叶片两边挡边出,同时可防止出口处的风量倒灌。
所述的废纱箱组件包括废纱箱焊接组件、带锁的废纱箱门组件和PVC管组合件,废纱箱焊接组件顶部通过变径直通固定有PVC管组合件。
所述的废纱箱焊接组件内部还设有滤网,滤网过滤从系统其它管路进入废纱箱组件中的空气介质,如带有的纱线头,棉尘等杂质,保证了干净的介质。
所述的PVC管组合件通过多个PVC管直通件、PVC管三通接头和第一PVC钢丝透明软管连接组成,PVC管三通接头在三通接头另一出口套接有PVC管直通件。负压系统结构简单,在管路连接中密封性好,管路真空度高。
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高压风机组件体积小、风量大、风压大。
2、高压风机进风口的风压随进风口的减小或风量的减小而增大,保证了负压管路末端的负压,提高了负压抽取效率。
3、耐压高,噪音低,寿命长。
4、废纱箱体积小,过滤网狭长,不易堵塞,方便清理。
5、整个负压系统结构简单,在管路连接中密封性好,管路真空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