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6727.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曾文广;张江江;郭玉洁;李芳;秦飞;刘青山;胡广强;石鑫;孙同成;应海玲;陈朝;吴鹏举;孙海礁;魏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B29D23/00;B32B1/08;B32B27/02;B32B27/28;B32B9/00;B32B9/04;B32B17/04;B32B17/10;B32B27/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贾悦;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该油井管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纤维浸渍带,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由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制成。这种油井管即使用于深井中也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油气井内的油井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该油井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井管是石油工业中油气开采所必须的结构,其会下入到油气井中,以确保油气井开发勘探和油气输送等过程的顺利进行。
目前的油井管均是由合金钢制成的。然而,随着油气井的井深不断增加,井内的工况环境会不断恶化。例如,在超过3000米深的深井内,温度至少达到200℃,H2S和CO2分压双超1MPa。此时,管柱的悬重非常大(例如超过500T)。在这种情况下,油井管容易开裂,并遭受腐蚀。按照目前的现场情况来看,腐蚀呈逐年加剧趋势。油井管腐蚀容易造成井内的泄漏和污染。由于井内存在H2S等有毒且易爆的有害气体,因此这严重影响了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
因此,需要一种在深井中使用也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的油井管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井管,这种油井管即使用于深井中也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造该油井管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油井管,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纤维浸渍带,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由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制成。
这种油井管能够在高温高压下耐腐蚀,并且即便用于深井中,也能够有效降低悬重。因此,这种油井管能够在深井中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不易发生腐蚀、撕裂和漏失等问题,进而不会造成污染,能够有效避免对环境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纤维浸渍带有一层或多层,优选地包括1层至5层纤维浸渍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浸渍带由碳纤维、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结合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的厚度在6mm至30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上述油井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通过挤出工艺制造第二管体,在所述第二管体上套设所述纤维浸渍带,以及通过挤出工艺在所述纤维浸渍带外形成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的第一管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所述纤维浸渍带:将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溶于氯仿溶液,将纤维布浸泡在溶有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的氯仿溶液中,待所述氯仿溶液蒸发、聚醚砜酮凝固在所述纤维布上之后,进行烘干,优选地在80℃以下烘干2小时,以得到所述纤维浸渍带。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纤维浸渍带的纤维排列较为整齐,有利于提高油井管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的挤出工艺的温度在365℃至395℃之间,优选地在365℃至385℃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管体挤出后,使所述第二管体经过套设有纤维浸渍带的加温口模,以使所述纤维浸渍带套设并粘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温口模的加温温度在365℃至375℃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套设有所述纤维浸渍带的第二管体套在螺杆挤出机中,通过所述螺杆挤出机在套设有所述纤维浸渍带的第二管体外形成第一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