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基钻井液用不同吸油倍率堵漏颗粒质量浓度级配的优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7146.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白英睿;孙金声;吕开河;蒋官澄;冯杰;白杨;郝惠军;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7/005;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素平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不同 倍率 堵漏 颗粒 质量 浓度 优选 方法 | ||
1.一种油基钻井液用不同吸油倍率堵漏颗粒质量浓度级配的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钢制裂缝岩心模型;
(2)选择堵漏颗粒材料A,将其分散在油基钻井液中,分别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待堵漏颗粒材料A吸油膨胀结束后,分别测试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以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所对应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为纵坐标,绘制关系曲线,拟合得到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质量浓度与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得到堵漏颗粒材料A的标定使用浓度CA;
(3)依次选择不同吸油倍率的堵漏颗粒材料B、C、…,重复步骤(2),得到堵漏颗粒材料B、C、…的标定使用浓度CB、CC、…;
(4)将不同吸油倍率的堵漏颗粒材料A、B、C、…按质量比CA:CB:CC:…的比例混合后分散在油基钻井液中,配制总质量浓度不同的不同吸油倍率组合的堵漏颗粒材料分散液;待所有堵漏颗粒材料吸油膨胀结束后,分别测试所制备的不同吸油倍率组合的堵漏颗粒材料分散液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以不同吸油倍率组合的堵漏颗粒材料分散液的总质量浓度为横坐标,所对应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为纵坐标,绘制关系曲线,拟合得到不同吸油倍率组合的堵漏颗粒材料的总质量浓度与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之间的关系式;
(5)根据油基钻井液实际堵漏施工中承压堵漏要求,确定需要达到的承压堵漏强度,代入步骤(4)中的关系式,即可算出可达到此堵漏强度的不同吸油倍率组合的堵漏颗粒材料的总质量浓度,根据质量比计算出不同吸油倍率的堵漏颗粒材料的各个使用浓度,进而完成不同吸油倍率的堵漏颗粒材料的质量浓度级配优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不同吸油倍率堵漏颗粒质量浓度级配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现场实际测井的岩心数据,结合邻井测井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判断地层裂缝宽度,确定钢制裂缝岩心模型;所述钢制裂缝岩心模型可通过市购或自制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不同吸油倍率堵漏颗粒质量浓度级配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的质量浓度的选择范围为1-8%,堵漏颗粒材料分散液的质量浓度在上述范围内均匀取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不同吸油倍率堵漏颗粒质量浓度级配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利用高温高压动态堵漏评价装置,设置温度为50-150℃,模拟地层温度;将堵漏颗粒材料A吸油膨胀结束后所得分散液注入模拟钢制裂缝岩心模型中,直至堵漏颗粒充填满裂缝,裂缝出口无液体流出;注入完毕后,向模拟钢制裂缝岩心模型中注入钻井液,测试钻井液漏失时所对应的最大压力即为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不同吸油倍率堵漏颗粒质量浓度级配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质量浓度与所对应的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绘制及关系式的拟合步骤为:绘制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质量浓度与裂缝最高封堵压力关系的散点图;散点图上快速上升段的第一个点定义为第一拐点Ⅰ点,将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稳的第一个点定义为第二拐点Ⅱ点,对该上升段散点进行直线线性拟合,以最小的拟合度值R2为标准,若散点拟合度值R2<0.95时,则Ⅰ点右移,重新与Ⅱ点之间的散点进行直线线性拟合,直到R2≥0.95为止,选取右移之后的点为第一拐点,将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之间的散点进行直线线性拟合得到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质量浓度与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之间的关系式;若散点拟合度值R2≥0.95时,则Ⅰ点左移,重新与Ⅱ点之间的散点进行直线线性拟合,直到R2<0.95为止,选取R2≥0.95时最左侧的点为第一拐点,将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之间的散点进行直线线性拟合得到堵漏颗粒材料A分散液质量浓度与裂缝最高封堵压力之间的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1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动摩托车电池仓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