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07399.3 申请日: 2020-04-17
公开(公告)号: CN113527331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2
发明(设计)人: 赵传生;向军;刘广才;董吉;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98/04 分类号: C07D498/04;A61K31/506;A61P31/06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张睿
地址: 210038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硝基 咪唑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化合物具有下述通式(I):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学、药物化学和药理学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类新型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将该类化合物用于治疗与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相关的疾病。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时至今日,结核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根据WHO的统计,世界约有1/3的人感染过结核杆菌,结核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感染性疾病(高于HIV)。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患者数量近几年比较稳定。2018年全球估计HIV阴性的结核病死亡数约为120万,另外还有HIV阳性的结核病死亡数约为25.1万。同时,2018年全球估计约有48.4万人为新发的耐利福平结核病(RR-TB),而这些人中有78%为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在MDR-TB患者中,有6.2%估计为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有三个国家占了全球一半的MDR/RR-TB病例:印度(27%)、中国(14%)和俄罗斯(9%)。

目前对于敏感性结核的一线治疗采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治疗策略,虽然治疗成功率可达85%以上,但治疗周期长达6个月,且治疗副作用大,例如,如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用药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肝毒性,乙胺丁醇可导致视神经损害等。部分人群未能得到正规治疗,部分人群则由于治疗不彻底或者治疗不当而发展成为耐药性结核(利福平耐药或多药耐药)。对于耐药性结核,治疗周期更长、治疗副作用更大、而其治疗成功率仅为55%左右。耐药性结核,尤其是多药耐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是导致结核病人,特别是免疫缺陷人群病人,如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WO9701562公布了许多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代表化合物PA-824(pretomanid),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可用于治疗结核。2019年8月,FDA宣布批准由非盈利组织全球结核病药物开发联盟(TB Alliance)开发的pretomanid上市,与贝达喹啉(bedaquiline)和利奈唑胺(linezolid)联用,治疗特定高度耐药肺结核(TB)患者。然而,PA-824由于其水溶解性小,生物利用度低,口服给药时需要制成复杂的片剂配方,且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抗结核活性[Bioorg.Med.Chem.Lett,2008,18(7),2256-2262.]。

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Otsuka Pharmaceutical Co.,Ltd)的OPC-67683[J.Med.Chem.,2006,49(26),7854-7860.],作用机制类似于PA-824,用于治疗结核。该化合物于2014年5月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批准,用于成人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患者的治疗。虽然化合物活性较强,但具有和PA-824同样的问题,该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血浆稳定性差,限制其药代动力学性质,需要每天服用2次。同时PA-824和OPC-67683对hERG钾电流抑制活性很强,临床产生QT-QTc间期延长的副作用,存在严重的心脏毒性问题。因此该靶点药物还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我们对该靶点药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专利公开号:CN105732659A),但是代表化合物在进行毒理实验时,PK-PD研究显示代表化合物具有“封顶”现象,难以进一步研究,并且小鼠体内药效没有超过PA-824。

PA-824和OPC-67683结构式

鉴于以上情形,本领域目前仍然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的抗结核药物。这种新型的药物应当具有以下特征:对耐药菌,特别是多药耐药菌有效;与目前使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可以联合用药;具有理想的代谢性质,能够口服给药,并且做到一天一次;安全性比现有药物具有优势。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