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7635.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8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蔡菲;马海峰;田晓鸿;雷蕾;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多轴 数控加工中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固定有操作台,操作台的底端外部四周固定有清尘池,清尘池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回字形清尘槽,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吸尘风机和储尘箱,吸尘箱的上端固定有吸尘风机,吸尘箱的内部放置有储尘箱,吸尘箱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门,吸尘箱与清尘池通过吸尘管固定相连接,加工之后将金属碎屑扫进操作台底端的清尘池中,并通过吸尘组件将清尘池内部的金属铁屑吸出,清理清洁简单方便,同时,通过储尘箱进行盛放,便于金属碎屑的统一收集与清出,通过密封门进行封合,防止金属碎屑飞扬飞出,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用于加工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目前所使用的数控加工中心,一般为独立的单功能,在需要不同的加工功能时,需要配置不同的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严重浪费生产资源,使用较为不便,因此,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作为现阶段数控加工领域的产物应运而生,例如RL系列的数控加工中心,它把铣削、镗削、钻削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通过PLC控制系统操控机械臂移动,从而通过机械臂底端刀头对金属零件进行加工处理,智能化程度高,且功能性较强,便于使用。
但现有的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通过刀头对金属零件进行铣削、镗削、钻削等加工处理,加工之后会产生一定的金属碎屑,这些碎屑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收集起来特别不便,影响机体的使用;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扫把和簸箕对其进行清扫收集,当金属碎屑过多时,由于簸箕盛放空间相对较小,需要多次对其进行清扫,费时费力,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具有操作便捷和清洁卫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置固定有操作台,操作台的底端外部四周固定有清尘池,清尘池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回字形清尘槽,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箱、吸尘风机和储尘箱,吸尘箱的上端固定有吸尘风机,吸尘箱的内部放置有储尘箱,吸尘箱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门,吸尘箱与清尘池通过吸尘管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优选技术方案,清尘池为方形结构,操作台的顶部一周为弧形结构,操作台的上端高度高于清尘池,清尘池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吸尘口,第一吸尘口的一侧位于清尘池的外部通过套管套合固定有连通管。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优选技术方案,吸尘箱与密封门均为方形结构且相互贴合,密封门的内表面固定有密封垫层。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优选技术方案,储尘箱为方形结构,储尘箱的底端与吸尘箱相互贴合,吸尘箱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把手槽,把手槽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优选技术方案,吸尘箱的一侧上端开设有第二吸尘口。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优选技术方案,吸尘管为PU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复合式多轴数控加工中心的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和改良,机体上端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底端外部四周设置有清尘池,同时,清尘池内部一体成型有回字形清尘槽,将金属零件放置在操作台上进行加工,将加工之后产生的金属碎屑扫进操作台底端外部四周的清尘池中,并通过吸尘组件与吸尘管将清尘池内部的金属铁屑吸出,清理清洁简单方便,便于机体的使用;吸尘组件主要包括吸尘箱、吸尘风机和储尘箱,吸尘箱的上端设置有吸尘风机,吸尘箱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盒,吸尘组件通过吸尘管将清尘池内部金属碎屑吸出之后,通过吸尘箱内部的储尘箱进行盛放,便于金属碎屑的统一收集与清出,通过吸尘箱外部设置的密封门进行密封封合,防止金属碎屑飞扬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波导装置和声波传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