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7763.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舒;唐光木;徐万里;蒲胜海;张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G5/12 | 分类号: | C05G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生物 基肥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新疆棉花连作土壤养分不足和化肥施用过量造成的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农业废弃物棉花秸秆果树枝条类制备生物炭,利用生物炭的优点制备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包括生物炭20‑50份、尿素10‑30份、磷酸二氢钾5‑30份、草木灰1‑10份、兽禽粪便15‑40份、酱油糟1‑10份、粘合剂5‑17份。本发明制备的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不仅能解决了棉花土壤酸化,连作障碍,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环境、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了成本,又能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污染。为生物炭基肥料在棉花化肥减施增产增效的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保型肥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比重增加和产量提高,棉花投入肥料量尤其是化肥用量也持续增加。新疆农业生产中,历来认为“缺氮、少磷、富钾”,在化肥施用方面,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必须各个生长时期有充足的肥料,但现有的棉花化肥,不能缓释,导致棉花生长期肥力释放不均匀,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而且现有棉花肥料在施用后,大量流失,一方面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环境污染。
生物炭(Biochar)是一种细颗粒状木炭,富含有机碳且难降解,是由植物或废弃物的原材料经高温热裂解而生成的,属于广义概念上黑炭的一种类型。生物炭C/N比高,比表面积大,孔隙多,施入土壤能够增强NH4+-N、NO3-N的吸持能力,降低了土壤氮素的挥发和养分的流失。生物炭可作为能源直接使用,也可作为功能性材料(如肥料)使用。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孔,含有丰富的有机碳以及矿物营养元素,在与土壤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缓慢释放C、N、P、K等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增加土壤肥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炭改性的土壤对作物的生长具有促进效果,美国生物炭专家Spokas的统计中发现多数生物炭对作物生长无影响,甚至有20%的研究表现出抑制效果。并且氮磷及微量元素含量低,即便与常用话的肥料简单混合,也无法与施用地区的作物养分生长需求相吻合,引起土壤和炭基板结退化,抑制棉花种植过程中作物生长和导致减产,因此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原料来源、作物种类、土壤特点等对生物炭基肥料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新疆棉花土壤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炭源、制备方法和肥料等,将是新疆棉花提质增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新疆棉花连作土壤养分不足和化肥施用过量造成的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等技术现状。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农业废弃物棉花秸秆和果树枝条制备生物炭,利用生物炭的优点制备棉花所需的生物炭基肥料,不仅能解决了棉花土壤酸化,连作障碍,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环境、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了成本,又能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污染。为生物炭基肥料在棉花化肥减施增产增效的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具体地包括生物炭20-50份、尿素10-30份、磷酸二氢钾5-30份、草木灰1-10份、兽禽粪便15-40份、酱油糟1-10份、粘合剂5-17份。
进一步地,所述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按照重量份计,它包括生物炭35份、尿素20份、磷酸二氢钾15份、草木灰6份、兽禽粪便35份、酱油糟7份、氧化淀粉10份。
所述生物炭为棉花秸秆、果树枝条。
所述生物炭基肥料的粘结剂为氧化淀粉或粘土。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棉花用生物炭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如下,具体步骤如下:
(1)将棉花秸秆、果树枝条风干粉碎、烘干和炭化,即得到所述的生物炭。
(2)将所述生物炭和所述肥料混掺、造粒,即得到所述生物炭基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一体成型控制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灾害智能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