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矿井工况的防爆三相异步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8072.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锡安达防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2 | 分类号: | H02K17/12;H02K5/136;H02K7/00;F16C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矿井 工况 防爆 三相 异步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矿井工况的防爆三相异步电机,包括主轴组件、转子、定子、机壳、前端盖和尾端盖,主轴组件穿过前端盖处设有前盖轴承,机壳外表设置接线盒,外界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入电机,前端盖和机壳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尾端盖和机壳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垫,前端盖中央、前盖轴承朝向外界的一侧设有旋转轴密封,机壳内引入正压安全气体。机壳壁壳上设有通孔,通孔连接机壳内部与接线盒内空间,机壳内引入的正压安全气体通过电源线引入。电源线包括电缆和空气管,接线盒内设置接线柱,接线柱与定子连接,电缆连接到接线柱上,空气管伸入接线盒内,空气管远离接线盒的一端通过外部的风机鼓入地表上的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矿井工况的防爆三相异步电机。
背景技术
矿井内的电器对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在矿井中使用的电机必须具备防爆性。
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隔爆方式来进行防爆,即:即使在某些高温点处发生了爆炸,只要爆炸不会扩散开来,不会因为微小点处的爆炸而引发电机周围环境气体的爆炸,那么就称为具备的防爆性。
但是,矿井内的气体,其组分是时刻处于可爆炸的特征下的,只要出现爆炸的第三个因素-温度达到爆炸点,那么就会引发爆炸,而电机为了隔爆特性,常常会将密封附加结构做得非常臃肿,大大增加电机复杂程度与制造成本,重量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矿井工况的防爆三相异步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矿井工况的防爆三相异步电机,包括主轴组件、转子、定子、机壳、前端盖和尾端盖,主轴组件穿过前端盖处设有前盖轴承,机壳外表设置接线盒,外界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入电机,前端盖和机壳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尾端盖和机壳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垫,前端盖中央、前盖轴承朝向外界的一侧设有旋转轴密封,机壳内引入正压安全气体。
防爆电机就是要阻止发生爆炸的关键因素,爆炸需要三个条件,可燃性气体(物质)组分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内,存在氧化剂(通常为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温度达到着火点,防爆电机的环境已经成为爆炸物浓度较高的场合了,所以前两个条件是默认具备的,所以,防爆电机从阻隔高温点与爆炸气体方面入手。
本发明通过在端盖与机壳之间设置密封垫,从而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气体通过端盖接触面进入电机内,从而无法发生爆炸,端盖与机壳之间的接触面属于静密封,密封设置上可以做得很可靠,而电机轴与端盖由于一个是旋转件一个是静止件所以必然存在间隙,如果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气体沿着电机轴进入电机内部,那么也极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本发明在电机轴伸出端盖的位置处设置旋转轴密封,再次密封泄露间隙,阻隔爆炸物泄露往电机内,旋转轴密封可以是唇封等形式,设置唇封时,最好是与端部轴承临近并设置润滑油腔用于润滑。
旋转轴密封虽然能够配合端盖与机壳的静密封起到两路密封作用,但是,如果电机内部由于大量的热量会有热胀效果,如果电机内部是一个封闭空间,那么其内部压力与周围环境会存在压力差,虽然电机内压力高时,泄露方向是由外到内,但是,停机后冷却下来的电机内压力低,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气体有可能扩散进电机内,从而在下一次开机时发生爆炸,而本发明从外界引来正压安全气体灌入机壳内,从而时刻保持电机内气体的压力高于电机使用处的周围环境,从而不可能发生扩散式泄露,正压安全气体可以是来自远处的无爆炸物质的大气,也可以是氮气、氦气等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机壳壁壳上设有通孔,通孔连接机壳内部与接线盒内空间,机壳内引入的正压安全气体通过电源线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锡安达防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锡安达防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