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锻造石墨型脱模剂配方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8135.X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王迪;田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名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12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玉信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石墨 脱模剂 配方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锻造石墨型脱模剂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墨5‑25份,水玻璃5‑10份,羧甲基类聚合物0.1‑0.3份,海藻酸钠5‑10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5份,明胶0.9‑4.7份,水82‑45份。本脱模剂采用的都是天然添加剂,环保无污染无其他异味,无火灾和烟尘的隐患,且在模腔内形成均匀涂层后,通过锻打模具表面无残留,温水即溶,易于清洗,且本产品具有具备防腐,防锈性能,且减少坯料与模具的摩擦,降低锻件成形载荷,且模腔内生成隔离层使锻件与模具有效分离后迅速脱模,强加了本脱模剂的适用性,另外针对该脱模剂的生产工艺主要通过常温搅拌即可完成生产,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模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锻造石墨型脱模剂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锻造工艺属于金属材料的体积成型工艺,在成型过程中,金属材料与模具表面的接触压力很高,材料的塑性变形量很大,有大量的新生表面。因此锻造后的模具的磨损、产品表面情况以及残余润滑剂总是不断的发生变化。润滑状况对锻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工件的质量,降低工件生产成本,需要不断的研制开发新型脱模剂以适用不断提高的锻造新工艺和新要求。
但是现有的脱模剂常采用硅胶等刺激性气味和不易溶解的材料制成,同时有的为了增加脱模剂的使用时间,还会增加防腐剂等额外添加剂,其不仅造成环境的影响,同时因为原料不易相互溶解的原因导致其脱模和清洗困难,适应范围小,没有提高锻造模具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车用锻造石墨型脱模剂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锻造石墨型脱模剂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墨5-25份,水玻璃5-10份,羧甲基类聚合物0.1-0.3份,海藻酸钠5-10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2-5份,明胶0.9-4.7份,水82-45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墨15份,水玻璃7.5份,羧甲基类聚合物0.2份,海藻酸钠8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5份,明胶2.8份,水63份。
一种车用锻造石墨型脱模剂配方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S1、取料:将原材料石墨、水玻璃、羧甲基类聚合物、海藻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明胶和水准备好,并按照重量份取出石墨、水玻璃、羧甲基类聚合物、海藻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明胶和水;
S2、投料:向反应釜中按计量加入水,并开始搅拌,再按计量依次投入水玻璃、羧甲基类聚合物、海藻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和明胶,经过5-6小时搅拌使得充分溶解,充分溶解后投入石墨搅拌24-30小时使得原料充分混合在一起;
S3、检测:当S2的充分搅拌之后,取物料的上部和下部两处同时检测,分别检测其糖度、粘度、密度和PH值,其余为企业标准;
S4、包装: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
优选地,在S2的投料过程中采用常温搅拌,且搅拌电机采用变频电机7.5Kw。
优选地,在S3检测过程中的密度检测采用GB4472-1984国际标准,其余为企业标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脱模剂采用的都是天然添加剂,环保无污染无其他异味,无火灾和烟尘的隐患,且在模腔内形成均匀涂层后,通过锻打模具表面无残留,温水即溶,易于清洗,且本产品具有具备防腐,防锈性能,且减少坯料与模具的摩擦,降低锻件成形载荷,且模腔内生成隔离层使锻件与模具有效分离后迅速脱模,强加了本脱模剂的适用性,另外针对该脱模剂的生产工艺主要通过常温搅拌即可完成生产,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名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名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