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基坑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8509.8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宁;李宏基;李耀荣;孙坚;李果;曾祥稳;李忠蔚;丁坤;魏枫;雍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激光 扫描 技术 基坑 实时 监控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基坑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基坑内施工区域划分监控区域,并在监控区域内确定监测点和监测基坑面,在监控区域安装观测棱镜,在施工场地外确定基准点,在基准点位置处安装后视点棱镜,并在满足各监测点和基坑面监控要求的位置上安装三维激光扫描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终端;
S2,在步骤S1安装完成后,控制终端控制三维激光扫描仪启动,对基坑内监控区域中各监测点和基坑面进行初始扫描,初始扫描完成后,将三维扫描仪对照准后视点,进行定位数据校核后,进行第二次全面扫描,并将第二次扫描数据与首次扫描监测点和基坑面上形成的点云模型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显示数据无异常时,将首次扫描的监测点数据和点云模型数据作为初始数据,作为每次数据比对的基准;同时根据初始数据值设置安全预警值;
S3,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控过程中,每次扫描时首先照准后视点进行仪器基准位置校核,随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各监测点逐一照准,并采集监测点数据;随后对各基坑面逐一扫描,并采集各基坑面点云数据,完成一次扫描后,再次将三维扫描仪照准后视点进行下一次扫描工作;
S4,根据步骤S3,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各监测点数据时,利用三维扫描仪对观测棱镜逐一照准,三维激光扫描仪将各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完成各监测点位左、右照准数据的分别读取和对比校核,实时生成各监控点的纵向、横向和高程数据,同时根据纵向、横向和高程数据生成各点位数据与前次扫描数据对比的位移差以及与基坑初始数据对比的累积位移差,通过数值列表和动态曲线的方式实现显示监测数据和变形趋势;
S5,根据步骤S3,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预先设置的各基坑面逐一扫描,扫描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终端并生成点云数据,每次基坑面扫面所生产的点云模型将自动与前次扫描点云模型和基坑初始数据进行对比,实时生成点云模型变形分析图和最大变形数据,通过数值列表和动态曲线的方式实现显示监测数据和变形趋势;
S6,根据步骤S4~S5,控制终端在获得各监测点和各基坑面点云位的变形监测数据后,生成全部监测点位和基坑面点云的数据曲线和扫描图像,系统将选取最大变形值,并高亮显示最大变形值及其发生部位;
S7,在每次基坑扫描完成并形成分析结果和监测报告后,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警值比对,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警值时,控制终端控制现场广播发送广播预警,紧急疏散现场施工人员及车辆,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报警信息和现场观测核对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基坑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当每日监测点位及基坑面变形值大于5mm或监测点位及基坑面累积变形量大于20mm时,控制终端控制现场广播发送广播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基坑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监测点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所述观测棱镜沿基坑周边、基坑周边中部和阳角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基坑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的设置间距≤20m且基坑每边设置数量为最少三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深基坑实时监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架设有通信线缆或无线网桥设备用于将三维激光扫描仪与控制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5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式注水路障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