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式差速变矩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8944.0 | 申请日: | 202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学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四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58 | 分类号: | B25B13/58;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5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式差速变矩 扳手 | ||
一种摩擦式差速变矩扳手,包括差速组件、摩擦组件、施力杆和输出头,所述差速组件包括行星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差速壳体,所述行星轮支承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支承于所述差速壳体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直接支撑于所述差速壳体上,并且都与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摩擦鼓、摩擦片,所述摩擦鼓与所述主动轮连接,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运动;所述摩擦片的一端支承于所述差速壳体,所述摩擦片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比所述摩擦鼓的直径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矩扳手,尤其涉及一种摩擦式差速变矩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学校里也会教授的使用,并且主要是利用扳手来学习一些知识技能。在工作时,扳手拧动螺母或螺栓,从而拧紧物体。而螺母或螺栓在按规定被拧紧后,会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因此,按要求,螺母和螺栓的使用次数都是有规定的,超过了次数限制,其强度就不能满足要求。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会超过使用次数,但是在教学中,按要求的次数使用螺母和螺栓就很难实现了。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学生,每个学生训练一次,就会有几十次,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有的学生还不止训练一次,再加上考核时的使用,这样,一个班就会使用螺母或螺栓上百次。如果为每位学生都配备新的螺母或螺栓,那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的螺栓或螺母是与零部件成一个整体的,如果螺栓或螺母被损坏了,则需要将零部件都进行更换,这也为教学成本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不按规定扭矩来拧,比如实际使用中要求扭矩100NM,在教学中只要求拧到60NM,这样就可以避免螺母或螺栓的损耗。但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有,一是学员没有很直观的施力感觉,学员会感觉这很像是在玩,缺少学习的沉浸感;二是容易给学员养成不规范作业的不良习惯。
因此,需要一个既可以使学员有直观的施力感觉、又不会损坏螺母或螺栓的扳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式差速变矩扳手。
一种摩擦式差速变矩扳手,包括差速组件、摩擦组件、施力杆和输出头,所述差速组件包括行星轮、主动轮、从动轮和差速壳体,所述行星轮支承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支承于所述差速壳体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直接支撑于所述差速壳体上,并且都与所述行星轮啮合;
所述摩擦组件包括摩擦鼓、摩擦片,所述摩擦鼓与所述主动轮连接,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运动;所述摩擦片的一端支承于所述差速壳体,所述摩擦片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比所述摩擦鼓的直径稍大;
优选地,所述摩擦片的一端固接支承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支承孔,所述支承轴间隙配合的插入到所述支承孔中,使所述摩擦片可以绕所述支承轴转动。
所述施力杆可对所述摩擦片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摩擦片压紧于所述摩擦鼓,所述施力杆还与所述差速壳体相连;
所述输出头固接于所述从动轮。
优选地,所述施力杆包括调节臂、调节孔、摩擦环及把手,所述摩擦环为一圆环,其内径比处于自由状态的所述摩擦片所形成的圆的直径稍大;所述调节臂和所述把手分别固接于所述摩擦环的两侧圆周面上,所述调节臂上设置调节孔。
优选地,所述差速壳体上设置有调节杆、可在所述调节杆上移动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可伸入到所述调节孔内。
优选地,所述输出头为方形柱状物。
优选地,所述差速壳体整体铸造的框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摩擦鼓的受力分析图。
图3为施力杆的受力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四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四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