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接智慧城市土壤数据的弃土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9572.3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钦;杨钦锋;蔡宏杰;庄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2 | 分类号: | G06F16/24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禾花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接 智慧 城市 土壤 数据 预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接智慧城市土壤数据的弃土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访问模块、控制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采集弃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并将生产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中的匹配模块将采集到的生产数据和生产编号关联存储并归档至数据库中。本发明通过针对性的进行范围和流程的限定来真正的提高弃土处理的效率;通过预警和识别机制,降低了技术门槛,加快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接智慧城市土壤数据的弃土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更新、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了大量工程弃土,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国目前并无针对此类弃土加以规范,已成为强碱性且具高度污染的弃土如果随意丢弃于空地时,其有害物质将会扩散于周围土地,并且会随着雨水冲刷至下游河川及海洋,造成全面性的生物浩劫,而掩埋于地底的弃土则会进一步污染整个地下水文系统。而常见的工程弃土的传统方式主要是受纳场填埋,这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处置不当还易发生次生灾害。在处理弃土的生产流程中,由于弃土的来源不同,往往需要对弃土进行不同的处理操作,但是,当弃土来源于工业区时需要对弃土中的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进行预处理,然后才能进入后续的生产处理流程。目前对于弃土的处理方式非常的粗狂而缺乏正规的处理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帮助工厂顺利对接弃土处理方,如何快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弃土处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对弃土流程管理数据进行区分性的管理,满足不同数据源和数据获取方式需求,通过预处理流程的动态生成以及适应性匹配获取的方式,使得在质检不通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最简洁的处理流程推荐来快速的通过质检;通过针对性的进行范围和流程的限定来真正的提高弃土处理的效率;通过三层查找匹配机制,大大的提高了对于城市大数据匹配的速度,通过预警和识别机制,降低了技术门槛,加快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接智慧城市土壤数据的弃土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含:采集模块、访问模块、控制模块;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采集弃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并将生产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中的匹配模块将采集到的生产数据和生产编号关联存储并归档至数据库中;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匹配模块和数据库;控制模块调用数据库和匹配模块进行数据匹配,匹配得到弃土处理流程并基于所述弃土处理流程进行弃土预处理控制;
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质检数据时,调用数据库中预存的污染物限定范围并在匹配模块进行匹配,若质检数据均落入在污染物限定范围内,匹配模块生成生产编号并以所述生产编号在数据库中存档;
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识别模块发送的地址数据,控制匹配模块调用数据库以判断所述地址数据是否落在数据库中需要进行预处理流程的区域范围中,如果是,则匹配得到弃土处理流程,并基于所述弃土处理流程进行弃土预处理控制;
访问模块用于输入弃土源地址和质检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质检数据重新匹配预处理流程,具体为:将所述生产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流程作为重新匹配得到的预处理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并进行信息呈现,用于显示报警信息和预处理流程。
进一步的,显示模块还用于在预处理流程确定、执行和完成过程中呈现质检数据、生产编号等信息。
进一步的,访问模块将所述弃土源地址发送给识别模块,识别模块从弃土源地址中识别出地址数据,并将所述地址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作业人员通过显示模块得到对弃土进行预处理指令时,根据显示模块显示的预处理流程对弃土进行预处理,弃土经预处理后需要进行质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酶法的高纯度NMN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多自由度的电极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