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9694.2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卿;姜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政虞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留置 软管 进行 形成 针头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包括:支撑件;固定在支撑件上的驱动组件;转动设在支撑件上并被驱动组件驱动旋转的熔头齿轮,熔头齿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形成有供留置针软管端部嵌入的熔头凹坑,熔头凹坑呈锥状,其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用于对熔头齿轮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可实现留置针软管的自动熔头,留置针软管端部熔头产能和良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能让留置针软管端部插入或刺入人身皮肤,需在置针软管端部制作呈锥状的针头。目前,现有的留置针软管端部熔头制程是单独一个装配后再进行熔头,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良率及产能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可实现留置针软管的自动熔头,留置针软管端部熔头产能和良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包括:
支撑件;
驱动组件,固定设在所述支撑件上;
熔头齿轮,转动设在所述支撑件上,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旋转;所述熔头齿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形成有供留置针软管端部嵌入的熔头凹坑,所述熔头凹坑呈锥状,其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熔头齿轮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熔头齿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熔头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设在所述支撑件上的中间传动齿轮,所述中间传动齿轮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熔头齿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呈板状,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容置凹槽,所述熔头齿轮、主动齿轮和中间传动齿轮收纳于所述容置凹槽中,所述熔头齿轮、主动齿轮和中间传动齿轮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为高频加热机,所述高频加热机接通电源后对所述熔头齿轮进行感应加热。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被设在直线模组上,所述直线模组驱动所述支撑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直线模组包括:
竖直框架,呈空心结构,其一个侧面设有轨道滑面;
设在所述轨道滑面上的滑块,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驱动块,设在所述滑块上的,部分收纳于所述竖直框架内;所述驱动块中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丝孔,所述丝孔中旋合有丝杆;
固定在所述竖直框架底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连接。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对留置针软管端部进行熔头以形成锥状针头的机构可实现留置针软管的自动熔头,留置针软管端部熔头产能和良率高。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可复制性广;稳定高效、无需人力。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政虞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政虞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电池固定结构
- 下一篇:锁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