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压载井的井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9770.X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亮;张洪流;黄丽敏;王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9/14 | 分类号: | B63B19/14;B01D29/0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压载井 井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压载井的井盖装置,包括安装座、滤网箱以及盖板,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滤网箱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盖板设有向下凹陷的把手组件,所述滤网箱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滤网箱上,所述盖板的顶面与所述井口板的顶面相平齐或者所述盖板的顶面低于所述井口板的顶面,利用所述安装座与井口板形成的高度差,用于容置固定所述滤网箱以及所述盖板,并且设置向下凹陷的把手组件,保证后期卸货时的抓斗或铲车不会对压载井盖装置造成损坏,且所述滤网箱能实现对压载水过滤杂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压载井的井盖装置。
背景技术
当船舶货舱设计为单舱制时,根据装载货物需要,往往将中间的货舱设计为风暴压载舱,用来保证船舶的稳性要求。
中间货舱设计为压载舱,则需要有相应的压载系统来调驳压载水,货舱内底板上设计有压载井,并配置相应的盖子,满足货舱的装载要求。当货舱为装货工况时,由于货舱装卸货时需要用到吊机、抓斗、铲车等工具,现有的压载井盖直接设置在井口上,导致压载井盖及压载井盖上的把手等部件相对于内底板凸出,容易在抓斗、铲车运行过程中被破坏;当货舱为风暴压载舱工况时,货舱内需要注满压载水,当货舱内的压载水需要调驳出舱时,压载水和货舱内的杂质会通过压载水一起进入管路系统,可能会导致压载泵和阀内部有杂质,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或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压载井盖进行保护,并对压载水进行过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压载井的井盖装置,包括安装座、滤网箱以及盖板,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于井口板的底面的固定部以及自外向内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以使所述安装座形成环形轮廓,所述滤网箱的顶端设有自内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盖板设有向下凹陷的把手组件,所述滤网箱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滤网箱上,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的顶面与所述井口板的顶面相平齐或者所述盖板的顶面低于所述井口板的顶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圆弧板、封板以及拉杆,所述封板设于所述圆弧板的两侧,所述封板和所述圆弧板均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所述拉杆跨设于两侧所述封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圆弧板的底端设有排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组合的横截面轮廓呈L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中心轴线、所述滤网箱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盖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网箱的中部设有流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水孔的直径为15mm。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船舶压载井的井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