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藻岩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改善肠道菌群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9854.3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爽;王立龙;艾春青;温成荣;赵君;杨静峰;付颖寰;苏长宇;董玉婷;祁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P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张蕊;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藻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改善 肠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藻岩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改善肠道菌群的应用;以褐藻为原料提取的褐藻岩藻多糖,其分子量为490kDa,糖醛酸含量为2.9~3.2%,硫酸基含量为28~30%;所述褐藻岩藻多糖的单糖组成为:岩藻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摩尔比为6.5:1.1:1。本发明制备的褐藻岩藻多糖能够改善口服抗生素引起的动物肠道菌群失调,从而维持机体肠道健康等功效;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由口服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或保健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藻岩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改善肠道菌群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一类在全世界中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我国是抗生素使用的大国,使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但是其副作用令人担忧。最近的研究表明,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导致其多样性、丰富度和分类学丰富度迅速下降。在体内模型中使用甲硝唑、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可以引起肠道正常结构的改变。婴儿早期服用抗生素与肠道炎症发生以及新生儿肠道稳态和上皮屏障完整性的紊乱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抗生素同时也会通过改变机体肠道菌群的结构,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肠道菌群是体内一类最庞大的“器官”,其含有种类繁多的酶系统,影响着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和能量转运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患有肠道炎症的病人的肠道菌群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变形菌门、Akkermansia、Enterococcus属及其他相关菌群的丰度显著失调。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可以作为一种维持肠道健康的方式。
岩藻多糖,又名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从褐藻(Phaeophyta)中提取的一种高度硫酸化非均相天然生物活性多糖,主要组成单糖为岩藻糖,不同褐藻中的岩藻多糖结构有所差别。目前褐藻岩藻多糖食品生产许可已获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具有广阔的行业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褐藻岩藻多糖的一种新用途,具体来说是所述褐藻岩藻多糖在预防和治疗口服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中的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藻岩藻多糖的制备、表征、预防和治疗口服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产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产品具体可为药物或保健品。
一种褐藻岩藻多糖,分子量为490kDa;糖醛酸含量为2.9~3.2%;蛋白含量为3.8~4.0%;硫酸基含量为28~30%;所述褐藻岩藻多糖的单糖组成为:岩藻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摩尔比为6.5∶1.1∶1。
所述褐藻岩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将褐藻原料洗净、沥干、自然风干、粉碎并过60~100目筛,得泡叶藻粉A;
S2、将步骤S1所述泡叶藻粉A置于20~40℃无水乙醇中浸泡2~6h,纱布过滤取沉淀A,将所述沉淀A置于20~40℃无水乙醇中搅拌2~6h,纱布过滤取沉淀B,将所述沉淀B置于20~40℃无水乙醇中浸泡2~6h,纱布过滤取沉淀C室温晾干,得泡叶藻粉B;其中,所述泡叶藻粉A和无水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1∶5g/ml;
S3、取步骤S2所述泡叶藻粉B,加入pH=4~6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搅拌混匀,40~60℃水浴振荡酶解2~6h后加热灭酶,钝化,使酶失活,所得混合物4500r/min室温离心15min,取上清液A;其中,所述泡叶藻粉B和所述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25~1∶30g/ml;所述纤维素酶的酶活为100units/mg,所述果胶酶的酶活为50units/mg,所述木瓜蛋白酶的酶活为2units/mg,所述泡叶藻粉B、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重量比为12500∶40∶5∶5~12500∶44∶7∶7;
S4、向步骤S3所述上清液A中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CaCl2,4500r/min室温离心15min,取上清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压载井的井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纵滑下水艏支架及下水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