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9949.5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韩广德;孟冰忱;王健;周学升;张庆林;李延骁;高岩飞;郭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D5/02 | 分类号: | F01D5/02;F01D5/14;F01D5/28;C23C4/08;C23C4/06;C23C4/134;C23C4/137;C22C30/00;C22C19/07;C22C27/06;B22F1/00;B22F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赵长林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涡轮 发动机 转子 | ||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包括支座,在支座上设有若干叶片,所述支座内设有空腔,在空腔内设有转轴;所述支座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下支座呈圆柱形状设置,所述上支座成圆台状设置,所述上支座沿远离下支座的方向的截面积逐步减小,在上支座远离下支座的一侧设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盖体,盖体朝向下支座的一侧设有一环形卡接部并通过环形卡接部与下支座密封相连,在盖体上固连一螺杆,所述盖体与转轴通过螺杆固连设置。本申请采用下支座、上支座以及防护部设置,使得可以尽可能的保护内部腔体,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延迟造成空腔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为涡轮,而涡轮本身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相应能量的传导,且与外界的静部件进行密切接触。因此涡轮本身的性质几乎就决定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质量,为了增强涡轮的性能,业界有非常多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本身结构、材料的优化和涂覆涂层;而在燃气涡轮的动作过程中,在燃气不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在燃气涡轮转子的工作区域导致碳颗粒堆积,若进入到排出口等区域,容易导致空腔内导致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包括支座,在支座上设有若干叶片,所述支座内设有空腔,在空腔内设有转轴;所述支座包括上支座和下支座,所述下支座呈圆柱形状设置,所述上支座成圆台状设置,所述上支座沿远离下支座的方向的截面积逐步减小,在上支座远离下支座的一侧设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盖体,盖体朝向下支座的一侧设有一环形卡接部并通过环形卡接部与下支座密封相连,在盖体上固连一螺杆,所述盖体与转轴通过螺杆固连设置。本申请采用下支座、上支座以及防护部设置,使得可以尽可能的保护内部腔体,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延迟造成空腔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环形卡接部上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在盖体朝向空腔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螺杆与凸台固连设置,在凸台和环形卡接部之间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外界通过一平衡孔连通设置。
优选的,临近连接腔的叶片为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沿远离上支座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一叶片,使得进入的高温燃气在通过盖体之后,可以较为顺利的移转到第一叶片上,避免固体颗粒的积存,这就使得平衡孔的存在不至于导致外界的颗粒进入到空腔内,而平衡孔的存在能够便于盖体可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安装到空腔之上。
优选的,所述盖体为弧形设置,所述盖体凸向远离上支座的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外端面平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叶片与上支座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叶片上设置有保护涂层,所述保护涂层包括用于与叶片进行连接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远离叶片的一侧设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外侧设有清洁层,所述清洁层包括一基本平滑的平面,在平面上均布有若干清洁凸起。
优选的,所述功能层的制备原料包括陶瓷粉末,使得功能层形成之后,在功能层的表面有陶瓷粉末形成的陶瓷凸起,所述清洁层均匀附着在功能层上,使得依托陶瓷凸起形成清洁凸起。本申请采用多层结构以使得不同层可以实现不同的结构,以得到不同的功能,继而提高涂层整体功能性的同时,也提高它的可靠性。具体来说,过渡层主要是起到与叶片原来材料的连接功能,并且可以屏蔽掉原本材料对于功能层的影响,功能层作为夹层存在,主要是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设置陶瓷凸起,第二个是当最外层的清洁层磨损后,依然可以起到实质性的摩擦作用,从而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之下延长整个涂层的使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