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0098.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和坤;瞿亚明;辛俊;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B01J49/75;B01J49/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何桥云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水机 及其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其包括:软化树脂罐和盐箱;多路控制阀,所述多路控制阀连接于所述软化树脂罐;所述多路控制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盐箱,所述蠕动泵的出口通过所述多路控制阀连通于所述软化树脂罐;系统控制器,所述系统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多路控制阀和所述蠕动泵,用于控制所述多路控制阀和所述蠕动泵。该软水机将传统的盐液喷射器替换为蠕动泵,在再生过程中,蠕动泵根据树脂量相应地输送需要的盐液流量,保证了盐液与树脂的接触时间,满足了小型化的软水机的再生要求,提高了再生效率。并且,整个再生过程通过系统控制器智能化操作,无需人工干预,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软水机中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实现水的软化,但树脂饱和失效后需要通过再生剂进行还原,恢复其软化功能,通常称为再生。再生方法包括:吸盐、慢冲洗、反洗、正洗等过程,然后转回到运行制水状态。为了保证最佳合理的性价比,通常树脂厂家会推荐最佳的盐耗水平、盐液浓度、盐液流量、慢冲洗水量等一系列再生技术要求,以期获得最佳的盐耗效率,即最大的工作交换容量。
目前,家用软水机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其填充的树脂量也越来越少,当前的再生方法和设备只能处理8升及以上的树脂量。若要处理8升以下的树脂量,即使再生过程控制最佳,其盐耗效率也仅为通常软水机的5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树脂量少,用盐量极少,而且盐液喷射器的盐液流量无法进一步降低,造成盐液与树脂接触时间短,再生效率低,树脂再生不彻底的问题,或者使用过量的盐液,才能够满足树脂的再生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树脂再生技术中的盐液流量不能根据树脂量进一步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软水机及其再生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软水机,其包括:
软化树脂罐和盐箱;
多路控制阀,所述多路控制阀连接于所述软化树脂罐;所述多路控制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
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盐箱,所述蠕动泵的出口通过所述多路控制阀连通于所述软化树脂罐;
系统控制器,所述系统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多路控制阀和所述蠕动泵,用于控制所述多路控制阀和所述蠕动泵。
在本方案中,现有的蠕动泵属于精密仪器,能够按照控制器的要求提供精确可控的细小流量。小型化的软水机再生时,首先系统控制器根据树脂量计算出需要的盐液流量,然后控制蠕动泵将需要的盐液流量输送至软化树脂罐,实现软化树脂罐的再生,再生效率高。此处的盐液为再生剂,再生剂不局限于盐液,也可为其他液体物质。
该软水机利用蠕动泵能够提供精细可控流量的特点,将传统的盐液喷射器替换为精密的蠕动泵,满足了小型化的软水机的再生要求。在软水机的再生过程中,蠕动泵根据树脂量相应地输送需要的盐液流量,保证了盐液与树脂的接触时间,满足了树脂的再生要求,节省了盐液,提高了再生效率。并且,整个再生过程通过系统控制器智能化操作,无需人工干预,简单方便。
较佳地、所述软水机还包括逆止阀,所述蠕动泵通过所述逆止阀连接于所述多路控制阀进而连通于所述软化树脂罐,所述逆止阀用于阻止水从所述软化树脂罐流向所述蠕动泵。
在本方案中,蠕动泵属于精密仪器,承压范围小,逆止阀用于隔离进水传递过来的过高压力,损坏蠕动泵。
较佳地、所述软水机还包括注水阀,所述注水阀连通于所述盐箱。
在本方案中,盐箱用于盛装再生剂,用于树脂再生。此处的再生剂为盐液或颗粒盐,优选为颗粒盐,便于减小盐箱的体积,同时也便于保存。优选地,注水阀连接至系统控制器,通过系统控制器控制注水阀进行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