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深曝气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0146.1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扶志远;李星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麒赋能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博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曝气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曝气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是由曝气区和搅拌区组成,且搅拌区位于曝气区的正下方,并且曝气区与搅拌区相互相通,所述反应池一侧安装有曝气机,且曝气机输出端连接有空气管路,所述空气管路一端与曝气区内部的曝气头连接。本发明中,通过把反应池设置为曝气区和搅拌区组成,便于加深反应池的深度,而且搅拌区位于曝气区的垂直下方,在曝气区内部安装有曝气头,曝气机对曝气区内部进行曝气,同时在搅拌区内部安装有搅拌机,在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搅拌机,之后搅拌机开始工作,对反应池底部进行搅拌,从而保证反应池内部处于混合状态,防止出现沉淀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曝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深曝气池。
背景技术
现有工艺中,曝气池水深受限于鼓风机或曝气机的能力,常规曝气池池深为5米~8米。在用地紧张区域,减小占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达到减少占地的目的,提出了通过垂直分区,在无法曝气搅拌的区域设置了机械搅拌,达到增加曝气池深度,减小占地面积的目的。
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超深曝气池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常规工艺曝气池水深受鼓风机能力限制的问题,本发明专利将水池深度大幅加深,超过鼓风机能力以外深度的区域设置搅拌机,通过机械搅拌,将无法曝气搅拌的区域搅拌起来,和曝气区充分混合,以实现整个池体满足好氧的条件。
在垂直方向,鼓风机或曝气设备无法搅拌的深度区域,通过机械搅拌确保整个曝气池处于完全混合状态,曝气所产生的微气泡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推向更深的区域,大幅增加了气水接触时间,提高氧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深曝气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是由曝气区和搅拌区组成,且搅拌区位于曝气区的正下方,并且曝气区与搅拌区相互相通,所述反应池配套安装有曝气机,且曝气机输出端连接有空气管路,所述空气管路一端与曝气区内部的曝气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区内安装有搅拌机。
优选的,所述曝气区内壁表面固定有固定支架,且空气管路通过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支架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曝气区设置在合理区域,所述搅拌区设置在曝气池合理区域。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外部竖直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端通过电源线与搅拌机电缆连接,所述电源线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把反应池设置为曝气区和搅拌区组成,便于加深反应池的深度,而且搅拌区位于曝气区的垂直下方,在曝气区内部安装有曝气设备,曝气机对曝气区内部进行曝气,同时在搅拌区内部安装有搅拌机,在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搅拌机,之后搅拌机开始工作,对反应池底部进行搅拌,从而保证反应池内部处于混合状态,防止出现沉淀的可能,之后曝气所产生的微气泡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推向更深的区域,大幅增加了气水接触时间,提高氧的利用率,通过把反应池深度大幅加深和搅拌机构的配合,超过曝气机能力以外深度的区域通过机械搅拌,将无法曝气搅拌的区域搅拌起来和曝气区充分混合,以实现整个反应池体满足好氧的条件,从而减小占地面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深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深曝气池曝气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深曝气池搅拌机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麒赋能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麒赋能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装置及空调
- 下一篇:一种植物源抗菌微胶囊乳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