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0527.X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奇;陈晓棠;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40/10;G06V10/764;G06V10/80;G06V10/82;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场景 行人 属性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场景下的待测行人图像;
对所述待测行人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图像;
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根据所述处理图像,得到待测行人图像的卷积图像特征;
根据全连接层及所述卷积图像特征,确定各属性分类器的权重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全连接层及所述卷积图像特征,建立行人图像属性识别的属性分类器Cls(Ximg;θcls);其中,Ximg为卷积图像特征,θcls为属性分类器的权重参数,为属性分类器权重参数所处的实数空间,Cfeat为卷积特征的层数,Nattr为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标注属性的数量;
基于所述行人图像属性识别的属性分类器,确定各属性分类器的权重参数其中,i为当前属性分类器的序号,属性分类器的数量与属性类别保持一致,i=1,2,...,Nattr;
基于所述卷积图像特征及各权重参数,确定在不同属性分类器下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
基于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确定对应属性的预测值;
根据各所述属性的预测值,确定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属性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行人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图像,具体包括:
对所述待测行人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得到缩放图像;
对所述缩放图像进行随机水平翻转,得到翻转图像;
对所述翻转图像补零填充,得到预处理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得到待测行人图像的卷积图像特征Ximg:
Ximg=fcnn(Iimg;θcnn);
其中,为行人特征所处的实数空间,Cfeat为卷积特征的层数,fcnn为深度神经网络,Iimg为处理图像,Iimg∈RH×W×C,H为卷积特征图的高度,W为卷积特征图的宽度,C为深度神经网络输入的处理图像层数,θcnn为深度神经网络的可学习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卷积图像特征及各权重参数,确定在不同属性分类器下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具体包括:
分别对所述卷积图像特征及各权重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及各归一化权重参数;
根据所述归一化特征及各归一化权重参数,确定在不同属性分类器下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在不同属性分类器下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
其中,Nattr为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标注属性的数量,i为当前属性分类器的序号,为第l个属性分类器下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α为缩放因子,为归一化特征,为i个属性分类器的归一化权重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场景中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对应属性的预测值:
其中,Nattr为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标注属性的数量,i为当前属性分类器的序号,为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第i个属性的预测值,为第l个属性分类器下的所述待测行人图像的网络属性值,BN(.)为批归一化层处理函数,Sigmoid(.)为神经网络激活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5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