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色织泡泡纱立体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0773.5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陆浩祥;孙德荣;孙德明;张堂标;孙书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荣盛达纤维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J13/00;D06C7/02;D06M11/76;D06M11/50;D06P3/85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色织 泡泡纱 立体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色织泡泡纱立体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面料经纬纱线均包含A、B两种纱线,A纱线由50~75D/36~48F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FDY及50~75D/36~48F并列型双组分复合弹性涤纶长丝经网络交缠复合而成,B纱线为100~150D/72~144F低弹型涤纶DTY,A纱线与B纱线的纤度相等,均加弱捻且捻向相反,所述的面料经纬线的排列方式相同,均为先(m根A纱线,n根B纱线)循环排列3次,然后依次是m根A纱线与p根B纱线,且m:n=3:1~5:1,p=4m+3n,n=1~3,所述的织造上机经纱密度为28~36n/cm,上机纬纱密度为20~25n/cm,采用4~16片综的喷水织机,按平纹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蒸丝定型采用最高温度低于80℃的方式。具有泡泡纱起绉效果与色织条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仿色织泡泡纱立体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泡泡纱织物,因为立体感强,与皮肤接触面积小,有利于散热散湿,且其本身就是皱类织物的一种,有一定的抗皱性能,尤其适应了夏令服饰的需求。根据其起绉原理,通常分为碱缩泡泡纱及机织泡泡纱。碱缩泡泡纱利用了棉纤维在氢氧化钠溶液无张力作用下溶胀收缩,仅适用于纯棉面料,不适用于涤纶等化纤织物;机织泡泡纱则是采用多经轴织造,泡经的送经速度快于地经的送经速度,其坯布状态就有明显的凹凸状泡泡,一方面不利于坯布织疵的检测,另一方面对织机的要求较高,成本较大。另外,因为加工工艺的要求,这两种方式形成的泡泡纱织物多为单一的素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条格型泡泡纱织物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坯布平整易于检测织疵,兼具泡泡纱起绉效果与色织条格效果的一种仿色织泡泡纱立体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色织泡泡纱立体面料,由涤纶长丝经络筒、倍捻、蒸丝定型、分条整经、造机后,使用喷水织机织造,再依次经预缩精炼、水洗复漂、染色、定型后整理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经纬纱线均包含A、B两种纱线,A纱线由50~75D/36~48F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FDY及50~75D/36~48F并列型双组分复合弹性涤纶长丝经网络交缠复合而成,B纱线为100~150D/72~144F低弹型涤纶DTY,A纱线与B纱线的纤度相等,均加弱捻且捻向相反,所述的面料经纬线的排列方式相同,均为先(m根A纱线,n根B纱线)循环排列3次,然后依次是m根A纱线与p根B纱线,且m:n=3:1~5:1,p=4m+3n,n=1~3,所述的织造上机经纱密度为28~36n/cm,上机纬纱密度为20~25n/cm,采用4~16片综的喷水织机,按平纹组织进行织造,所述的蒸丝定型采用最高温度低于80℃的方式。
具体地,所述的面料经纬线的排列方式相同,均为先(m根A纱线,n根B纱线)循环排列3次,然后依次是m根A纱线与p根B纱线,且m:n=3:1,p=4m+3n,n=1~3
优选地,所述的面料经纬线的排列方式相同,均为先(6根A纱线,2根B纱线)循环排列3次,然后依次是6根A纱线与30根B纱线。
具体地,所述的倍捻工序采用中高速化纤倍捻机,纱线的捻度为500~800T/m。
优选地,所述的加弹倍捻的倍捻捻度为800T/m,A纱线捻向为S捻,B纱线捻向为Z捻。
所述的蒸丝定型工序采用先冷水泡后,再使用饱和水蒸汽真空定型的方式,冷水温度为10~25℃,浸泡时间为15~20min,水蒸汽定型温度为65~70℃,定型时间为25~30min。
优选地,所述的蒸丝定型工序水蒸汽定型温度为65℃,定型时间为25min。
具体地,所述的分条整经工序,整经门幅为185~195cm,整经张力为0.3~0.4cN/D,整经车速为200~22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荣盛达纤维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荣盛达纤维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罩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碳五烯烃混合物的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