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接地方式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0793.2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H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直流 电网 接地 方式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接地方式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双极柔性直流电网的系统参数;步骤二、利用电磁暂态软件PSCAD建立直流电网直流侧和阀侧接地故障仿真模型;步骤三、确定预设接地类型及预设参数;步骤四、分别在直流侧和阀侧进行接地故障分析,并对不同接地类型和参数的直流电网接地故障特性指标进行比较,得到最优的接地类型和参数范围;步骤五、对步骤四中所选最优的接地类型及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在保证柔性直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接地类型采用电阻接地,电阻值选取在5‑30Ω之间,实现了限制故障电流且不造成较大程度过电压的效果。本发明还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输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极柔性直流电 网接地方式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LCC-HVDC系统在远距离(超过300-500公里)、固定传输 方向的大容量输电上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基于MMC的柔性直流 输电相比两电平VSC具有开关频率更低,通态损耗更小和交流侧谐 波较少,能够省略交流滤波器和相电感,有节省换流站的占地面 积,节约成本等优点。同时基于MMC的拓扑结构能够提升柔性直流 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从而能和传统LCC-HVDC相较。因 此,基于MMC的柔性直流电网再次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
直流电网的接地是为直流系统的运行提供零电位参考点,并为 稳态工况下提供了不同的运行方式,接地方式的设计结果将直接影 响直流电网的稳态运行性能还将决定故障后直流电网的安全可靠 性。根据换流站拓扑结构的不同选择,接地方式也会相应的不同。
对双极接线的直流电网来说,正极输电线路承受了+udc的直流 电压,负极承受了-udc的直流电压,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相连天然 形成中性点,中性点连接接地极为整个换流站提供参考电位,各站 的中性点可以通过金属或大地回路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直流电网的参考电位相同。而目前对其接地方式的设计仍然存在高阻接地过 电压程度过高、低阻接地过电流程度过高的问题,将会影响接地故 障后的故障特性,接地方式的设计结果没有可以应用到其它基于双 极接线直流输电网接地极设计的依据。因此,如何去设计接地极将是建设双极直流电网较为关键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接地方式设计 方法。本发明在保证柔性直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双极 柔性直流电网接地类型采用电阻接地,电阻值选取在5-30Ω之间, 实现了限制故障电流且不造成较大程度过电压的效果。本发明可使 接地故障带来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应力最小化,避免了造成不必要的 后果;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基于双极接线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接地极 设计中,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接地方式设计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双极柔性直流电网的系统参数;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双极柔性直流电网的系统参数利用电磁 暂态软件PSCAD建立直流电网直流侧和阀侧接地故障仿真模型;
步骤三、确定预设接地类型及预设参数;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确定的预设接地类型及预设参数分别在 直流侧和阀侧进行接地故障分析,并对不同接地类型和参数的直流 电网接地故障特性指标进行比较,得到最优的接地类型和参数范 围;
步骤五、利用多项常规接地参数对步骤四中所选最优的接地类 型及参数进行优化。
前述的一种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接地方式设计方法中,所述步骤 二中,直流电网直流侧接地故障仿真模型的建立包括:根据预设时 间阀值控制故障点故障电阻从无穷大突变成设定故障电阻值,然后 控制故障线路上的直流断路器隔离故障线路,模拟直流电网直流侧 接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芯片
- 下一篇:会话消息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