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卷绕收卷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0806.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刘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02;B65H18/26;B65H23/34 |
代理公司: | 汕头兴邦华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7 | 代理人: | 张树峰;梁凤德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生产 卷绕 收卷机 | ||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卷绕收卷机,包括基板,基板上连有安装板,安装板内侧安装圆柱形支撑块、丝杠和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配合有排气机构;安装板外侧面上安装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输出轴与丝杠固定连接;基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不完全齿轮;支撑块端部安装有与第一不完全齿轮相互啮合的齿轮;基板上设有拉伸机构和传动机构。采用本发明对塑料薄膜收卷时,通过将塑料薄膜向两侧拉伸以及将待收卷塑料薄膜和已收卷塑料薄膜紧密贴合在一起,减少了收卷后塑料薄膜内产生气泡的情况;通过排气机构将塑料薄膜中存在的气泡挤压出来,避免了气泡残留在塑料薄膜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卷绕收卷机。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覆膜层,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塑料薄膜制造完成后需要卷绕成筒状以便于存储和运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塑料薄膜收卷时存在以下的问题:塑料薄膜本身存在弹性,在沿其运动方向的张紧力作用下会产生褶皱,带有褶皱的塑料薄膜收卷后内部存在气泡;收卷过程中,待收卷塑料薄膜和已收卷塑料薄膜之间的空气来不及排出,会进入相邻两层塑料薄膜之间,同样会在收卷后的塑料薄膜内产生气泡;收卷后的塑料薄膜受到外界压力时气泡内气压增大,会导致塑料薄膜发生形变甚至破裂,严重降低了塑料薄膜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卷绕收卷机,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对塑料薄膜收卷时存在的以下问题:塑料薄膜本身存在弹性,在沿其运动方向的张紧力作用下会产生褶皱,带有褶皱的塑料薄膜收卷后内部存在气泡;收卷过程中,待收卷塑料薄膜和已收卷塑料薄膜之间的空气来不及排出,会进入相邻两层塑料薄膜之间,同样会在收卷后的塑料薄膜内产生气泡;收卷后的塑料薄膜受到外界压力时气泡内气压增大,会导致塑料薄膜发生形变甚至破裂,严重降低了塑料薄膜的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卷绕收卷机,包括基板,基板下安装有支撑柱。基板上竖直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板,安装板内侧面水平安装有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形支撑块、丝杠和导向杆,支撑块和丝杠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导向杆和安装板固定连接。导向杆上滑动配合有排气机构,丝杠与排气机构转动配合。安装板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固定连接。基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不完全齿轮。支撑块端部贯穿安装板并固定安装有与第一不完全齿轮相互啮合的齿轮。基板上对应每个安装板的位置设置有拉伸机构,每个拉伸机构的外侧设置有传动机构。
对塑料薄膜进行收卷前,先将收卷筒两端安装在支撑块上,通过支撑块对收卷筒内侧壁进行支撑,然后将塑料薄膜一端穿过拉伸机构后粘贴在收卷筒外侧壁上,所述收卷筒为常见的空心圆柱形纸筒或塑料筒。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持续转动,第一不完全齿轮与齿轮周期性啮合与分离,从而带动支撑块和收卷筒周期性地转动,收卷筒对塑料薄膜周期性地进行收卷,塑料薄膜处于周期性地运动和静止状态。当第一不完全齿轮与齿轮处于啮合状态,即收卷筒对塑料薄膜进行收卷时,往复电机带动丝杠正向旋转,从而带动排气机构自塑料薄膜边缘处向中部移动,排气机构与塑料薄膜卷不接触。当第一不完全齿轮与齿轮脱离啮合状态,即塑料薄膜静止时,往复电机带动丝杠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排气机构贴附在塑料薄膜卷表面向塑料薄膜边缘处移动,将塑料薄膜卷内的气泡挤压出来。塑料薄膜静止状态下,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拉伸机构运动,将收卷过程中产生褶皱的塑料薄膜向两侧拉伸,从而将褶皱拉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碳化硅制品合成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单离子成像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