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1385.9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施渊吉;陈显冰;王捍天;张博栋;刘鑫豪;杨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朱妃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纤维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采用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装置制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启动高压电源(130),设置正极电压为0kV-10kV,负极电压为-10kV-0kV,使纺丝溶液从纺丝喷头(110)处喷射形成螺旋鞭动的纺丝射流,并覆盖在承载板(200)上;
启动移动平台(300)带动金属件(120)逐渐向上移动,且保持金属件(120)与沉积的纺丝纤维高度相同,引导纺丝射流稳定沉积,最终在承载板(200)上沉积出中空圆柱状立体结构的纤维膜或者启动移动平台(300)带动承载板(200)以0.01mm/s-1mm/s速度逐渐向上移动靠近纺丝喷头(110),使沉积的纺丝射流逐渐收缩堆积,同时使移动平台(300)带动金属件(120)逐渐向上移动,且保持金属件(120)与沉积的纺丝纤维高度相同,引导纺丝射流稳定沉积,最终在承载板(200)上沉积出锥形中空的立体纤维膜;
其中,所述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装置制备,包括:
纺丝沉积组件(100),包括喷射形成螺旋鞭动的纺丝射流的纺丝喷头(110),位于所述纺丝喷头(110)正下方、且靠近所述纺丝喷头(110)的一端部为尖刺状的金属件(120)和正极与所述纺丝喷头(110)连接、负极与所述金属件(120)连接的高压电源(130);
承载板(200),接地,且位于所述纺丝喷头(110)和所述金属件(120)之间,其顶部开设有供所述金属件(120)穿过的通孔;
移动平台(300),分别驱动所述承载板(200)和所述金属件(120)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00)包括:
底座(310);
第一电动伸缩杆(320),其一端安装在底座(310)的顶部;
第二电动伸缩杆(330),其一端安装在底座(310)的顶部;
第一支撑板(340),固定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20)的另一端,其顶部与所述金属件(120)的底部固定安装;
第二支撑板(350),固定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30)的另一端,其顶部与所述承载板(200)的底部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350)的顶部开设供所述第一支撑板(340)从其底部贯穿至顶部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纺丝溶液输送组件(400),该纺丝溶液输送组件(400)区分为纺丝溶液存储箱(410)和输入口与所述纺丝溶液存储箱(410)连通、排出口与所述纺丝喷头(110)连通的纺丝溶液输送泵(4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化剂输送组件(500),该固化剂输送组件(500)区分为固化剂存储箱(510)和输入口与所述固化剂存储箱(510)连通的固化剂输送泵(520);
所述金属件(120)为中空结构;
其中,所述固化剂输送泵(520)的输出口与所述金属件(120)通过软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喷头(110)喷射纺丝射流的步骤为:纺丝溶液输送泵(420)将纺丝溶液存储箱(410)内的纺丝溶液输送至纺丝喷头(110)内,并从纺丝喷头(110)的出口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体纤维膜固化步骤:在立体纤维膜沉积完成后,使移动平台(300)带动金属件(120)向下移动,同时开启固化剂输送泵(520),固化剂输送泵(520)将固化剂输送至金属件(120)内,并喷射至立体纤维膜内,使立体纤维膜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00)带动金属件(120)上下移动的方法如下:按动第一电动伸缩杆(320)的伸长按钮或者缩短按钮,第一电动伸缩杆(320)的伸缩端伸长或者缩短,带动第一支撑板(340)上升或者下降,第一支撑板(340)带动金属件(120)逐渐上升或者逐渐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纤维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300)带动承载板(200)上下移动的方法如下:按动第二电动伸缩杆(330)的伸长按钮或者缩短按钮,第二电动伸缩杆(330)的伸缩端伸长或者缩短,带动第二支撑板(350)上升或者下降,第二支撑板(350)带动承载板(200)逐渐上升或者逐渐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3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砾石钻
- 下一篇:真三轴岩石渗流试验加载装置及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