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理科用取材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1786.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闫攀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攀攀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科 取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理科用取材刀,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刀柄和横切刀,第一刀柄呈台阶状,第一刀柄底部开设供横切刀滑移的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水平贯穿于第一刀柄,第一刀柄一端开设有矩形的切片槽,切片槽竖直贯穿于第一刀柄,切片槽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切刀,第一刀柄远离切片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竖直垂直于第一刀柄且与第一滑移槽连通,横切刀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推块沿第二滑移槽内壁滑移;进行病理取材时,将横切刀向远离切片槽的方向推动使切片槽露出,竖切刀陷入组织中,调整至所需要的取材厚度,横切刀向切片槽方向推动,将需要切割的切下,取材时不需要事先对组织进行处理,提高取材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病理科用取材刀。
背景技术
病理检查在临床方面主要进行尸体病理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其中手术病理检查目的一是为了明确诊断及验证术前的诊断,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二是诊断明确后,可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进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水平。
现有的取材刀在取材时需要医务人员一手固定组织,另一手持刀对组织进行取材,此种操作方式容易伤到医务人员的手指,而且切下的组织在取出的过程中容易掉落,对取材过程造成麻烦。针对现有的取材刀存在的缺陷,如公告号为CN209916061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改进的病理科用取材刀,包括刀柄、安装于刀柄底端的刀身以及安装于刀身内的刀片,刀身的底端左侧表面处开设有储存室,刀身内开设有滑孔,滑孔内设置有滑块,滑块的顶端安装有弹簧,刀身内还开设有刀片室,刀身的左侧表面处开设有腰型孔,刀身的左侧设置有推块,刀身的顶端安装有盖板。由于储存室开口的设置,使用此改进的取材刀进行取样时,无法对组织直接进行切割,需要事先将组织切割成与储存室开口面积大小一致的面积,才能进行切割,加长了组织准备处理的工作时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病理科用取材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病理科用取材刀,包括第一刀柄和横切刀,所述第一刀柄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刀柄底部开设供横切刀滑移的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水平贯穿于第一刀柄,所述第一刀柄一端开设有矩形的切片槽,所述切片槽竖直贯穿于第一刀柄,所述切片槽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竖切刀,所述第一刀柄远离切片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竖直垂直于第一刀柄且与第一滑移槽连通,所述横切刀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沿第二滑移槽内壁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病理取材时,将横切刀向远离切片槽的方向推动使切片槽露出,竖切刀陷入组织中,调整至所需要的取材厚度,横切刀向切片槽方向推动,将需要切割的切下,取材时不需要事先对组织进行处理,提高取材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刀柄远离切片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平行于第一滑移槽,所述推块两平行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沿第三滑移槽内壁进行滑移,所述第一刀柄远离切片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刀柄,所述滑移块靠近第二刀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刀柄靠近滑移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分别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槽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材时,将横切刀推动至第二刀柄一侧,需要切片时,只需要释放横切刀即可,利用的弹簧的弹力进行切割,不需要人工进行推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刀柄上端面铰接有与推块卡接的L型卡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横切刀移动至第二刀柄一侧时,利用卡接块对推块卡接,从而对横切刀进行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远离铰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便于对卡接块进行转动,释放横切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攀攀,未经闫攀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