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环测温定位的实时监控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1870.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斌;孙富春;刘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K13/00;G01K1/02;A61B5/11;A61B5/00;A44C5/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温 定位 实时 监控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环测温定位的实时监控识别系统,其特征包括,身份证读卡器、多个智能手环、安装在人群聚集场合内间隔设置的多个无线节点装置和云端数据处理单元;各智能手环均分别包括在防水腕带内配备的腕内测温传感器、运动传感器、蓝牙传感器、显示灯、电池、电池充电口、振动报警器和嵌入式芯片处理器,无线节点装置用于搜集附近区域内所有智能手环的传感信息,云端数据处理单元获取穿戴者的温度、位置、运动状态信息,结合这些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智能识别个体和群体的实时体温健康状态、运动状态、区域活动状态、结伴聚集状态等,特别适用于学校、社区、工厂等多类场合的个体和群体性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环测温定位的实时监控识别系 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测温枪耗费时间、人力且长时间使用其精准度较低;箱体过道式红外测温 与红外摄像头测温精度虽能保证,但价格昂贵、效率较低、笨重占位,而这几种常见的产 品都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同时目前现有的手环都是通过手机APP方式进行健康监测, 只适用于个体,不适于群体监控。而且手机存储个人信息,通过手机实行群体监控容易造 成隐私泄露。并且个人手机的关机及换卡行为,也给群体监控带来难度。
因此亟需通过新的技术应用革命性攻克这些问题,设计一种更便捷、更精准、更系统、 更智能的健康监测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手环测温定位的实时监 控识别系统,,通过手环和无线定位传输系统以实时获取人群个体的体温、位置信息,并 在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健康及行为识别,应用于学 校、社区、工厂、写字楼等多类人群聚集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手环测温定位的实时监控识别系统,其特征包括,身份证读卡 器、多个智能手环、安装在人群聚集场合内间隔设置的多个无线节点装置和云端数据处理 单元;其中,
各智能手环均分别包括在防水腕带内配备的腕内测温传感器、运动传感器、蓝牙传感 器、显示灯、电池、电池充电口、振动报警器和嵌入式芯片处理器;所述腕内测温传感器 用于测量佩戴者的体温;所述运动传感器包括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用于实时测量 佩戴者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加速度、速度和角速度,以此确定佩戴者的静坐、跳跃、行走、跑步、上下楼的运动状态信息;所述振动警报器用于对异常情况进行振动提醒,所述 异常情况包括电池不足、穿戴者体温异常、智能手环脱落或未穿戴的情况;所述显示灯用 于对手环穿戴正常工作、充电、低电模式进行提示;所述电池用于为智能手环内所有电器 件进行供电,通过所述电池充电口为电池充电;所述嵌入式芯片处理器用于对所述腕内测 温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控制所述显示灯进行不同颜色的显示, 且当出现异常状态时由所述嵌入式芯片处理器向所述振动警报器发出指令进行振动提醒;所述蓝牙传感器用于将穿戴者的温度、运动状态、蓝牙注册的标签信息发送至附近的相应无线节点装置;
所述身份证读卡器,通过无线输入模式,将穿戴者的身份电子信息输入至智能手环的 嵌入式芯片处理器,对智能手环进行注册认证,实现穿戴者身份和智能手环信息的关联;
各无线节点装置均分别由蓝牙接收模块组成,用于搜索附近的多个相应智能手环,同 时收集每个穿戴者的体温、运动状态信息及蓝牙信号强度,通过蓝牙信号强度解算出智能 手环与无线节点装置的距离,各无线节点装置均通过局域网将各自收集的信息及解算出的 智能手环与无线节点装置的距离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数据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