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及焊接装置、口罩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2173.2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治铭;梁杰;谭治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联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B29C65/80;B29C65/74;B29C65/08;A41D13/11;A41H42/00;A41H43/04;B29L3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输送 组件 焊接 装置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及焊接装置、口罩制造设备,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包括送料模组,所述送料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槽和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限位槽具有耳带入口和耳带出口,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被设置为通入气流,以使气流能够带动耳带沿着所述限位槽进行输送;以及送料组件,用于选择性锁定耳带以限制耳带输送。通过气流通道将气流引入限位槽内,借助气流带动耳带在限位槽内移动输送,同时,通过送料组件控制耳带,限制耳带在限位槽自由移动,保证耳带移动输送至预定位置,进而便于后续的口罩耳带焊接,通过气流带动耳带输送方式,摒弃传统口罩机的复杂结构设计,整体结构设置简单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及焊接装置、口罩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口罩机通常采用“一拖二”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即口罩本体通过上游的一个口罩本体制造装置形成,然后在下游分别设置两个口罩耳带焊接装置进行口罩两侧耳带的焊接作业,该种“一拖二”口罩机结构复杂,运行故障率高,而且由于口罩耳带焊接装置的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口罩生产效率地提高。
现有技术的口罩耳带焊接装置中,口罩两侧耳带需要设置专门的耳带输送、缠绕、裁切、焊接等多个机构进行相互配合,将耳带或耳绳输送就位并将耳带或耳绳裁切成预定合适长度,进而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将耳带焊接固定在口罩本体左右两侧。传统的耳带焊接装置结构复杂,且各个机构需要协同配合,进行不同工序作业以完成耳带焊接固定,设备运行故障率高,检修维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故障率低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及焊接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口罩制造设备,所述口罩制造设备包括上述焊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包括:送料模组,所述送料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槽和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限位槽具有耳带入口和耳带出口,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被设置为通入气流,以使气流能够带动耳带沿着所述限位槽进行输送;以及送料组件,用于选择性锁定耳带以限制耳带输送。
上述口罩耳带输送组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流通道将气流引入限位槽内,借助气流带动耳带在限位槽内移动输送,同时,通过送料组件控制耳带,限制耳带在限位槽自由移动,保证耳带移动输送至预定位置,进而便于后续的口罩耳带焊接,通过气流带动耳带输送方式,摒弃传统口罩机的复杂结构设计,整体结构设置简单紧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所述限位槽的路径呈半环形或环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所述限位槽为具有底面敞口的凹槽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所述送料模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送料模块和第二送料模块,所述第一送料模块包括具有第一耳带入口和第一耳带出口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送料模块包括具有第二耳带入口和第二耳带出口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耳带入口与所述第二耳带出口相对,所述第一耳带出口与所述第二耳带入口相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所述第一送料模块和/或第二送料模块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或第二限位槽对应连通的入料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入料通道相邻设置,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入料通道相交且在相交处形成锐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两个抵顶接触的滚轮,两个所述滚轮抵压耳带以选择性锁定耳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还包括用于抽吸所述限位槽内的气流的抽吸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耳带焊接装置,包括上述的口罩耳带输送组件和用于将耳带焊接在口罩上的焊接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联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联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2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性的同步带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下潜入水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