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2542.8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2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卢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杰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8B3/10;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碰撞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外侧连接有减震柱,减震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挤压杆以及推动杆,推动杆远离减震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动块,挤压囊远离抵接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远离挤压囊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驱动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磁线圈。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通过将减震柱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且安装在充电桩主体的两侧,且其内部设置有缓冲棉,通过减震柱以及内部的缓冲棉减轻充电桩主体受到的外界冲击,极大程度的对冲击力道进行卸除,对充电桩主体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实是电池汽车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在新能源充电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汽车进行充电,随着充电汽车的推广,汽车充电桩开始出现。
汽车充电桩能够很好的解决汽车在行驶中缺电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延长汽车的行程里程。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般都是安装在城市中心地带,方便用户的使用,可是这样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到人为故意或者非故意的碰击;例如,在对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将车辆移动到充电桩旁,当新手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其驾驶技术的不娴熟,极易造成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造成充电桩的毁坏,而充电桩的造价高昂,维修费用较大;充电桩外部缺少缓冲结构以及一定的报警装置,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使用者对于外界破坏进行警报的作用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在充电桩遭受碰撞时,能通过外部的缓冲结构,极大程度的对冲击力道进行卸除,以及遭受撞击时进行报警,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安全性。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外侧连接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挤压杆以及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减震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挤压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远离挤压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运动弹簧,所述运动弹簧远离驱动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远离运动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抵接弹簧,所述抵接弹簧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链带,所述抵接弹簧远离承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囊,所述挤压囊远离抵接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远离挤压囊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驱动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磁线圈。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接触头。
优选的,所述接触头设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蜂鸣器,能发出报警声。
优选的,所述接触头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正常情况下不接触,两组接触头接触时,内部电路接通,与之连接的蜂鸣器随之启动,发出报警声,进而对外界进行警示。
优选的,所述挤压囊呈半圆形,为柔性折弯材质,用于驱动弹簧对于挤压囊的挤压折弯。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可实现缓冲以及接触头的拉伸以及复位功能。
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设置有四组,呈倾斜状且两两对称安装在充电桩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安装在充电桩主体的两侧,且其内部设置有缓冲棉,通过减震柱以及内部的缓冲棉减轻充电桩主体受到的外界冲击,极大程度的对冲击力道进行卸除,对充电桩主体进行保护。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碰撞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杰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杰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2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