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3421.5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填;洪完基;尚东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赵赫;太香花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设备 混合 溶液 供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其在包括分别具有一对轧辊的多个支架的轧制设备中,向所述轧辊供应混合溶液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所述混合溶液供应装置包括:主供水线;第一流量调节阀,分别设置在从主供水线分支并且分别分配到多个支架的多个供水线中,调节在多个供水线中流动的水的流量,以使在多个供水线中流动的水的流量彼此均匀;多个供油线,分别分配到多个供水线中;以及第二流量调节阀,分别设置在从一个供水线和一个供油线汇合的一个混合线分支并且分配到对应的支架的上部和下部的上部线和下部线中,调节在上部喷头和下部喷头中流动的混合溶液的流量,以使在所述上部喷头和所述下部喷头中流动的混合溶液的流量彼此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该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在钢铁制造工艺中的润滑轧制时通过控制由水和油形成的混合溶液的浓度和其宽度方向上的喷射流量,可以根据轧制的工艺条件实现不同的喷射模式,并且可以减少局部产生的产品的表面缺陷。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轧制过程中轧制负荷高时会对轧制设备的设计寿命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降低该负荷,在轧制中执行喷射混合冷却水和轧制油的混合溶液来降低轧辊和钢板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轧制。
尤其,在表面敏感的不锈钢的情况下,在轧制中频繁发生由于轧辊和钢板表面的固着引起的表皮层脱落的被称为粘附(Sticking)的表面缺陷。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轧辊和钢板之间喷射冷却水和轧制油的混合溶液来进行润滑轧制。
在喷射这种混合溶液时,如果不根据轧制的工艺条件在钢板的宽度方向上做应对,则会发生滑移,并且整条线可能会被中断。
作为相关的现有技术有韩国授权专利公报1731044B1中公开的发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其通过控制由水和油形成的混合溶液的浓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喷射流量,可以根据轧制的工艺条件实现不同的喷射模式,并且可以减少局部产生的产品的表面缺陷。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其在包括分别具有一对轧辊的多个支架的轧制设备中,向所述轧辊供应混合溶液,并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供水线,供应水;多个供水线,从所述主供水线分支并且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支架;第一流量调节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供水线中,调节在所述多个供水线中流动的水的流量,以使在所述多个供水线中流动的水的流量彼此均匀;多个供油线,分别分配到所述多个供水线中,以供应油;上部线和下部线,从连接供油线后的一个供水线分支并且分配到对应的支架的上部和下部;上部喷头,连接到所述上部线;下部喷头,连接到所述下部线;以及第二流量调节阀,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部线和所述下部线中,调节在所述上部喷头和所述下部喷头中流动的混合溶液的流量,以使在所述上部喷头和所述下部喷头中流动的混合溶液的流量彼此均匀。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宽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轧制设备中,并且检测朝向轧辊移动的钢板的宽度;开闭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喷嘴线中,以供应或阻断混合溶液;以及控制部,连接到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并且根据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钢板的宽度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开闭阀。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轧制设备的混合溶液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喷嘴线中,并且连接到所述控制部;以及压力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主供水线中,并且连接到所述控制部,根据压力损失而被控制。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解决在润滑轧制时喷射的混合溶液的流量不均匀,可以在整个支架中恒定地控制混合溶液的浓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喷射流量。因此,在轧辊和钢板之间可以保持相同的摩擦力以降低产品的表面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3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