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氰酸酯树脂生产中有机废气回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3430.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晖;薛锋;王跃彪;张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2;B01D53/54;B01D53/18;C07C29/76;C07C29/84;C07C29/86;C07C31/10;C07C209/86;C07C211/05;C07C7/00;C07C7/11;C07C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氰酸 树脂 生产 有机 废气 回收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氰酸酯树脂生产中有机废气回收处理工艺,该工艺首先通过盐酸水溶液将有机废气中的三乙胺与异丙醇溶解,在甲苯的回收过程中,采用甲苯吸收液作为甲苯的吸收剂,对甲苯进行富集,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在三乙胺与异丙醇的回收过程中,首先将盐酸溶液经过滤后泵入盐析分离釜一中,然后调节pH至10‑13,使三乙胺从三乙胺盐酸盐中解析,得到三乙胺,然后利用异丙醇不溶于盐溶液的性质,达到收集异丙醇的效果;而三乙胺与异丙醇的混合液通过加入萃取剂并蒸馏分离,从而完成对甲苯、三乙胺与异丙醇三者的回收,整个过程能够直接对含有三中有机挥发物的有机废气进行统一回收处理,降低了有机废气回收处理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工业氰酸酯树脂生产中有机废气回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氰酸酯树脂的工业生产中主要使用三种有机溶剂,即甲苯、三乙胺与异丙醇,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多种有机溶剂,并且氰酸酯树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反应,因此大量的有机溶剂会大量挥发进入车间中,一方面会影响车间生产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大量挥发的有机溶剂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的排放,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治理等方法进行控制。
由于成本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仍以末端治理为主,VOCs末端治理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破坏性的方法,如焚烧法、催化燃烧法;另一类是非破坏性方法,如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对有机废气进行回收处理是一种趋势,另外在氰酸酯树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挥发点较为分散,如果采用在某一挥发点对对应的有机挥发物进行收集,会提升挥发物收集难度与成本,因此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对有机挥发物进行收集,然后再对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回收,但是这样又会导致多种有机物难以分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氰酸酯树脂生产中有机废气回收处理工艺。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在氰酸酯树脂的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甲苯、三乙胺与异丙醇这三种有机溶剂,由于他们均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挥发污染生产环境,并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处理时,首先由于多种物质难以分离,通常会采用焚烧、催化燃烧等方法统一进行处理,降低了污染却无法对有机挥发物进行回收利用,而在对多种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时,各回收路线之间没有关联,浪费大量的能源;
另外在氰酸酯树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挥发点较为分散,如果采用在某一挥发点对对应的有机挥发物进行收集,会提升挥发物收集难度与成本,因此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对有机挥发物进行收集,然后再对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回收,但是这样又会导致多种有机物难以分离。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业氰酸酯树脂生产中有机废气回收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风机将生产车间中产生的有机废气收集后进入废气净化塔,有机废气在废气净化塔中由下至上移动,废气净化塔中由上而下喷淋盐酸溶液,在盐酸溶液的使用过程中补充盐酸保证盐酸溶液的pH值小于3,盐酸溶液由吸收液储罐二中泵入废气净化塔中,通过盐酸溶液对有机废气中的三乙胺、异丙醇以及固体颗粒进行吸收,并将含有甲苯的混合气体输送至冷凝设备一或吸收塔;
具体的,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出口处设置有甲苯浓度检测装置,对废气净化塔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的甲苯浓度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3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块链评测方法
- 下一篇: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