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用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4049.X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宁祥春;焦晓芳;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465 | 分类号: | C03C25/465;C03C25/36;C03C25/3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4565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介电 玻璃纤维 细纱 浸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用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浸润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改性大米淀粉A 1‑2.5%、改性大米淀粉B 1.5‑3.5%、油脂A 0.3‑1.4%、油脂B 0.2‑0.35%、乳化剂0.1‑0.25%、阳离子柔软剂0.3‑0.8%、抗静电剂0.1‑0.5%、改性环氧树脂0.3‑0.9%、防腐剂0.01‑0.1%,余量为水;所述改性大米淀粉A为粒径为2‑7μm的改性非离子大米淀粉,且溶解度≤30%;所述改性大米淀粉B为改性阳离子大米淀粉,且溶解度≥90%;所述油脂A为多元醇酯;所述油脂B为C18‑C30的脂肪酸酯。本发明以粒径为2‑7μm且溶解度≤30%的改性非离子大米淀粉与溶解度≥90%的改性阳离子大米淀粉复配作为淀粉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其他助剂得到的浸润剂可有效改善玻璃纤维超细纱经线的毛羽、断纱率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用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性脆、耐磨性较差等缺点。其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材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根据单丝直径大小,初步可将玻璃纤维纱线分为粗纱和细纱,其中直径大于9μm的为粗纱,直径小于9μm的为细纱,粗纱多用于管道缠绕、手糊工艺玻璃钢等,细纱多用于电子布的制作。
但是,近年来,随着通信设备、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又将细纱分为超细纱和极细纱,超细纱的直径范围在5-7μm之间,而极细纱的直径在5μm以下。其中,超细纱通常应用在印刷电路板中,在电路板上,介电常数高会使信号在传输过程速率减慢、介电损耗高会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部分转化为热能损耗,降低信号的强度,而这就制约了高频电信号的交换和传递效率。低介电玻璃纤维具有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的特性,用于电路板上做增强材料时,能显著降低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浸润剂是低介电玻璃纤维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表面处理材料,对于低介电玻璃纤维中的超细纱更是如此。目前,常规的浸润剂大多为高直链淀粉、氢化植物油、柔软剂以及辅助成分混合而成,基本可满足细纱或粗纱的使用。但是,超细纱玻璃纤维的直径范围在5-7μm之间,其在生产和后期产成品的加工过程中,毛羽率高、整经过程中极易出现断丝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用浸润剂,该浸润剂可改善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经线的毛羽、断纱率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用浸润剂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表面毛羽和断纱率浸润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低介电玻璃纤维超细纱用浸润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改性大米淀粉A1-2.5%、改性大米淀粉B1.5-3.5%、油脂A 0.3-1.4%、油脂B0.2-0.35%、乳化剂0.1-0.25%、阳离子柔软剂0.3-0.8%、抗静电剂0.1-0.5%、改性环氧树脂0.3-0.9%、防腐剂0.01-0.1%,余量为水;
所述改性大米淀粉A为粒径为2-7μm的改性非离子大米淀粉,且溶解度≤30%;
所述改性大米淀粉B为改性阳离子大米淀粉,且溶解度≥90%;
所述油脂A为多元醇酯;
所述油脂B为C18-C30的脂肪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