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照明LED灯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4443.3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呈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呈旺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1/14;F21V21/06;F21V19/00;F21V17/16;F21V31/00;F21V14/08;F21V15/00;F21V29/89;F21V29/56;A01G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高教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照明 led 灯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照明LED灯管,其结构包括照明灯具、LED灯管、调节机构、支架、底座,调节机构固定于右侧的支架上,支架设有两个且一端与LED灯管相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底座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照明灯具的下端位置,LED灯管固定于照明灯具的上端位置,当照明灯具需要对长日照型的水仙花和短日照型的菊花进行同步照明时,通过LED灯管上的开合机构进行开合,能够对照明灯具的光照面积进行控制,通过遮挡板上的导热板与冷却管的配合,能够在开合机构闭合时对LED灯管进行散热,避免了LED灯管长时间使用产生的热量容易降低自身使用寿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植物照明LED灯管。
背景技术
植物照明LED灯管是利用太阳光的原理,使用灯光代替太阳光给植物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是植物养殖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植物照明LED灯管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目前的植物照明LED灯管由于光照面积不可控,从而无法对长日照型的水仙花和短日照型的菊花进行同步照明,导致水仙花和菊花无法一起种植,大大降低了土壤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照明LED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物照明LED灯管,其结构包括照明灯具、LED灯管、调节机构、支架、底座,所述调节机构固定于右侧的支架上,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且一端与LED灯管相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照明灯具的下端位置,所述LED灯管固定于照明灯具的上端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LED灯管主要由LED灯珠、开合机构、灯座组成,所述LED灯珠与灯座嵌固连接,所述开合机构与灯座活动卡合,所述开合机构设有十六个,均匀分布于灯座的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开合机构主要由遮挡板、滚柱、连接轴组成,所述遮挡板与滚柱相连接,所述滚柱固定于遮挡板的侧面位置,所述连接轴设有两个分别与遮挡板嵌固连接,所述滚柱的表面采用海绵材质,质地更加柔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滚柱主要由活动块、复位机构、支撑块、中心轴组成,所述活动块设有八个且与复位机构相连接,所述复位机构与支撑块相连接,所述支撑块与中心轴嵌固连接,所述支撑轴固定于滚柱的中心位置,所述复位机构设有十六个,且两个为一组固定于活动块与支撑块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机构主要由受力架、衔接块、拉扯片、固定外环、固定内环组成,所述受力架设有两个分别与固定外环活动卡合,所述衔接块设有两个且一端与受力架相连接,所述衔接块的另一端与拉扯片相连接,所述拉扯片固定于两个衔接块之间,所述固定内环位于固定外环内侧,且与拉扯片相连接,所述拉扯片采用橡胶材质,使其更具有弹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拉扯片主要由固定点、弹力条、集承块组成,所述固定点设有两个且固定于拉扯片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弹力条与集承块相连接,所述集承块固定于拉扯片的左端位置,所述弹力条呈扇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遮挡板主要由透气网、防尘机构、冷却管、导热板组成,所述透气网固定于遮挡板的上端位置,所述防尘机构固定于透气网的下端位置,所述冷却管设有九个且一端与透气网相连接,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导热板嵌固连接,所述冷却管内装有冷却液,所述导热板采用导热性较强的铜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尘机构主要由密封条、防尘板、联动柱组成,所述防尘板上设有密封条,所述防尘板与联动柱相连接,所述密封条采用橡胶材质,使得防尘板闭合时能够通过密封条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呈旺,未经何呈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