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紫苏精细化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14661.7 申请日: 2020-04-21
公开(公告)号: CN111406585B 公开(公告)日: 2022-09-20
发明(设计)人: 覃成;沈奇;郑宇;韩露;祝晓云;涂韦波;罗希榕;江秋菊;刘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A01G9/029
代理公司: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代理人: 幸云强
地址: 563000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药用 紫苏 精细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药用紫苏精细化栽培方法,依次包括苗床场地选择、育苗棚的制作、漂浮育苗、移栽、叶片收割与处理;所述漂浮育苗包括以下步骤:S1.育苗池建造;S2.育苗盘制作:所述育苗盘包括外框、育苗穴;所述外框为中空的回形架,外框侧壁上侧设有连通外界与外框内部的通孔一;所述育苗穴均匀的设置在外框内部,相邻育苗穴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隔开;S3.育苗基质配制;S4.基质装盘;S5.播种;S6.入池;S7.苗棚管理;S8.起苗。本发明科学合理,育苗过程中起苗方便、快捷,不易弄伤幼苗,幼苗完整性好,幼苗存活率高,而且收割得到的叶片大且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紫苏精细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苏、白苏、桂荏(《尔雅》)、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苏、白苏、桂荏(《尔雅》)、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作为我国的油源之一,在我国拥有丰富的紫苏资源。紫苏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60%,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保健油脂。贵州油用紫苏种植及食用历史较长,侗、苗及布依族均有种植和食用习惯。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现有技术的紫苏栽培方法多采用行业内类似植物的栽培方法,由于无针对性,不符合紫苏习性,栽培措施不当,一直存在紫苏叶片小、产量低、有效成分(挥发油和迷迭香酸)的含量不达标或含量低等问题,另外还存在起苗麻烦,容易弄伤幼苗,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大且产量高,起苗方便,不易弄伤幼苗,幼苗存活率高的药用紫苏精细化栽培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用紫苏精细化栽培方法,依次包括苗床场地选择、育苗棚的制作、漂浮育苗、移栽、叶片收割与处理。

所述漂浮育苗包括以下步骤:

S1.育苗池建造:育苗池为长方形,育苗池深度为6-10 cm,池内缘与苗盘间留1-2cm的间隙;池埂用水泥砖或米砖砌成,底部平整拍实,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喷洒池底,然后用厚0.10-0.12 mm的黑色薄膜铺底;育苗池制作好后,应于播种前2-3 d蓄水,水深3-5 cm,其后检查是否漏水,再添加营养液;

S2.育苗盘制作:所述育苗盘包括外框、育苗穴;所述外框为中空的回形架,外框侧壁上侧设有连通外界与外框内部的通孔一;所述育苗穴均匀的设置在外框内部,相邻育苗穴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隔开;所述育苗穴上下开口,在育苗穴内侧面中部设有环形板,在育苗穴内侧面底部设有底盒,所述底盒顶部开口并外翻搭扣在环形板上,在底盒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隔板内部中空且横向的隔板与纵向的隔板相互贯通,在隔板与外框连接处上侧设有连通隔板内部与外框内部的通孔二,在隔板下部设有连通育苗穴下部的通孔四;在底盒侧壁设有多个连通育苗穴下部的通孔三。

S3.育苗基质配制:所述育苗基质由高温消毒处理过的草炭、发酵谷壳、膨胀珍珠岩和蛭石按比例配制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