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种植栽培方法、藜麦米酒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5465.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宇;黄初女;王光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延边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25;A01G22/35;A01G13/00;A01C21/00;C05G3/60;C05F17/20;C12G3/021;C12G3/022;C12G3/026;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刘慧红 |
地址: | 133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种 栽培 方法 米酒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藜麦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种子预处理,将藜麦种子放入1000倍百菌清混合液中制成种子溶液,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W的超声波处理种子溶液三分钟,然后浸泡三小时;
步骤S2:起垄,采用宽垄及窄垄交替排列的方式,宽垄垄宽范围为50-60cm,窄垄垄宽为40cm;
步骤S3:播种,根据分蘖葱头、藜麦及胡萝卜种子的不同播种时间分期播种:
分蘖葱头种子播种:在宽垄上于4月10日至15日择期播种,在每一宽垄上沿垄长方向种植4行分蘖葱头,同行株距为8cm,同垄相邻行距为15cm,
藜麦种子播种:在窄垄上于同年5月15日至25日择期播种,在每一窄垄上沿垄长方向种植两行藜麦,两行藜麦之间交替插缝排列,同垄相邻行距为20cm,同垄相邻藜麦株距为16-18cm,
胡萝卜种子播种:分蘖葱头收获后,胡萝卜于同年8月1日至5日择期播种,在每一宽垄上沿垄长方向种植2-3行胡萝卜,相邻行之间交替插缝排列种植,同垄相邻行距20cm,同行株距10cm;
步骤S4:间苗移苗及田间管理,藜麦苗长至10cm时,间苗,间苗同时对缺苗部分移苗,藜麦苗长至80cm时,喷洒300mg/L的矮壮素溶液,藜麦苗长至120cm时,追施钙肥,在藜麦现蕾期喷施光合细菌;
步骤S5:收获,同年7月10日至15日采收分蘖葱头,同年9月15日至20日采收藜麦,同年10月15日至20日采收胡萝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麦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给藜麦种子施加藜麦用口肥的步骤,所述藜麦用口肥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粉煤灰45%,黑豆豆粕 、亚麻籽粕 、藜麦秸秆混合发酵产物15%,蛭石15%,硫酸锌型复合肥0.6%,硫酸钾型复合肥0.6%,尿素7.5%,呋喃丹1.3%,二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藜麦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豆豆粕 、亚麻籽粕 、藜麦秸秆混合发酵产物的发酵处理流程为:
将藜麦秸秆切成2-3cm小段;
将黑豆豆粕 碾碎成黑豆豆粕 块;
将切成小段的藜麦秸秆、黑豆豆粕 块和亚麻籽粕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成藜麦秸秆、黑豆豆粕 和亚麻籽粕 混合物;
将温水与堆肥发酵菌剂和尿素充分混合,质量比例为1000:5:2,制成菌剂溶液;
将藜麦秸秆、黑豆豆粕 和亚麻籽粕 混合物与菌剂溶液以重量比例为2:1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
密封发酵后,制成黑豆豆粕 、亚麻籽粕 、藜麦秸秆混合发酵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麦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相离藜麦垄藜麦行距为70-8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延边特产研究所),未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延边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4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