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5918.0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樊晋;周永龙;张小玲;徐璇烨;蒋沛雅;李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eic 大气 污染源 清单 窗口 环境 空气质量 模式 预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MEIC清单原始污染物排放数据;
S2、将MEIC清单原始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数据整合;
S3、将MEIC清单经纬网格排放量数据转换为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排放量数据;
S4、根据WRF-Chem配置参数,将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排放量数据插值到模拟区域;
S5、将模拟区域内的排放量数据按照排放因子进行时空分配;
S6、将分配后的排放量数据按照设定标准生成在模拟中可被模式读取的化学物种排放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将MEIC清单经纬网格近似为矩形网格,计算经纬网格投影的面积大小;
S32、根据经纬网格投影的面积大小,将MEIC清单经纬网格排放量数据转换为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排放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网格投影的面积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S为经纬网格投影的面积大小,R为地球平均半径,θ为纬度,为经向网格分辨率,Δθ为纬向网格分辨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中无机气体排放量数据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Einorganic_gas_MODEL为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中无机气体排放量,Einorganic_gas_MEIC为MEIC清单经纬网格无机气态污染物排放量,md为当月天数,Mgas为气体物种的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中有机气体排放量数据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Eorganic_gas_MoDEL为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中有机气体排放量,Eorganic_gas_MEIC为MEIC清单经纬网格有机气态污染物排放量,md为当月天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中颗粒物排放量数据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Eaerosol_MODEL为模式颗粒态物种排放量,Eaerosol_MEIC为MEIC经纬网格颗粒物排放量,md为当月天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获取WRF-Chem模式配置文件;
S42、提取WRF-Chem配置文件中的模拟区域、网格大小以及模拟起始时间数据;
S43、将WRF-Chem模式化学物种排放量数据插值到步骤S42中的模拟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MEIC大气污染源清单的窗口化环境空气质量模式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采用基于面积权重的插值方法,具体为将WRF-Chem模式网格点及其邻近点网格间距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网格间距对网格进行划分,将划分后的网格面积作为插值权重,根据WRF-Chem模式网格点的邻近点的MEIC清单排放量数据插值得到该网格点的排放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9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智能靠离泊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动物抓挠行为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