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设计装潢用的地面开槽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6619.9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诚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D1/24 | 分类号: | B28D1/24;B28D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设计 装潢 地面 开槽 切割 装置 | ||
一种用于室内设计装潢用的地面开槽切割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右侧面中心设置竖直的电动导轨,电动导轨上设置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上固定安装切割装置,第一箱体内设置电源和控制器,电源和控制器均与切割装置电性连接,第一箱体底面矩阵分布四个竖直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与第一箱体底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底部均设置第一竖板。本发明通过两块竖板在推动装置前进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装置的路径为直线,这样切割出来的线条平整,铺设的管道也能够更加整齐,且在推动本装置前进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通过提醒装置提醒工作人员,以免装置移动速度过快而导致崩刀,且切割装置是两片切割刀片同时进行切割,有效的减少了切割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面切割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室内设计装潢用的地面开槽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很多室内进行装修的时候都需要在地面进行开槽,之后在凹槽里面铺设水管和电线,很多工人都是先在地面上进行划线之后再手持切割装置进行切割,但是在切割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切割的平稳,从而导致切割的线条弯曲不平整,导致铺设的水管不平整容易导致后续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设计装潢用的地面开槽切割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室内设计装潢用的地面开槽切割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右侧面中心设置竖直的电动导轨,电动导轨上设置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上固定安装切割装置,第一箱体内设置电源和控制器,电源和控制器均与切割装置电性连接,第一箱体底面矩阵分布四个竖直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与第一箱体底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底部均设置第一竖板,第一竖板顶面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底部连接,第一竖板底面开设左右贯穿的凹槽,凹槽内均设置自带转轴的滚轮,滚轮的转轴均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凹槽内壁连接,第一竖板内均设置提醒装置,当工作人员推动本装置移动速度超过规定速度时,提醒装置触发用来提醒工作人员切割装置的移动速度过快,第一箱体下方设置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侧面靠近两端处分别设置前后对称的两个水平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均通过铰接与第一横杆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均设置第二竖板,第二竖板一侧面均通过铰接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端面连接,第二竖板另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橡胶垫,橡胶垫与对应的第一竖板的内侧面紧密接触配合,第一箱体底面对应第一连杆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第三竖板,第三竖板对应第一连杆的位置处均开设第一通孔,第一连杆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连杆侧面与对应的第一通孔侧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第一横杆下方设置第二横杆,第二横杆轴线平行于第一横杆轴线,第二横杆右端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一横杆的底面中心连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通过铰接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连接,第一箱体底面靠近左端处固定安装第三竖板,第三竖板对应第二横杆的位置处开设第二通孔,第二横杆穿过第二通孔,第二横杆侧面与第二通孔侧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且第二通孔内设置水平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穿过第二横杆,且第二转轴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第二通孔内壁连接,第一箱体左侧上方设置第三横杆,第三横杆两端均通过倾斜的第三连杆与第一箱体左端面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设计装潢用的地面开槽切割装置,所述的切割装置包括底面开口的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左侧面与电动滑块固定连接,第二箱体内设置两个互相平行的L形杆,L形杆水平杆的左端面均与第二箱体内部左端面固定连接,两个L形杆水平杆侧面靠近右端处均通过水平的第三转轴连接,第三转轴两端均通过轴承与L形杆连接,两个L形杆竖直杆相对的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水平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均通过轴承与对应的L形杆连接第四转轴上均套装第一齿轮,第三转轴上对应第一齿轮的位置处均套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三转轴上套装第一锥齿轮,第一箱体内壁顶面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套装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四转轴外端面均固定安装切割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