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多段小型铸棒连铸结晶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6691.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媛;黎旺;陈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B22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小型 铸棒连铸 结晶器 系统 | ||
1.一种紧凑型多段小型铸棒连铸结晶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感应加热炉、石墨铸型和结晶器,所述结晶器包括上冷却段结构和下冷却段结构;
所述上冷却段结构,用于对棒状铸坯进行初次冷却,实现棒状铸坯一次结晶;
所述下冷却段结构,用于对结晶后的棒状铸坯进行再次冷却,冷却硬化坯壳,防止铸坯拉断;
其中,石墨铸型的顶部与感应加热炉连接,石墨铸型的下半部分置于所述上冷却段结构内部,所述下冷却段结构与所述上冷却段结构的底部固接,所述上冷却段结构包括环状第一外壳、环状法兰板、环状第一内套、环状底板和环状隔板;
其中,所述环状第一内套设置在所述环状第一外壳内部,且所述环状第一内套在所述环状第一外壳顶部与所述环状法兰板固接,所述环状底板设置在所述环状第一外壳的底部,所述环状法兰板、环状第一外壳、环状第一内套和环状底板之间的空腔为环状第一冷却水腔,所述环状隔板置于所述环状第一冷却水腔的内部,且套结在所述环状第一内套的外侧,将环状第一冷却水腔分割为下层进水腔和上层出水腔,且所述下层进水腔和上层出水腔之间通过水腔缝隙连通;
所述环状第一冷却水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下层进水腔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上层出水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段结构包括环状第二外壳、环状第二内套、环状筒形隔板和调节装置;
其中,所述环状第二外壳的一端与所述环状底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环状第二内套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环状第二外壳和环状第二内套之间空腔为环状第二冷却水腔;
所述环状筒形隔板设置在所述环状第二冷却水腔内,且一端与所述环状第二外壳的底部固接,所述环状筒形隔板将环状第二冷却水腔分割为外环水腔和内环水腔,且所述外环水腔和内环水腔之间连通,内环水腔上设有喷水单元;
所述环状第二冷却水腔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外环水腔连通,所述喷水单元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槽和调节螺栓;
其中,所述调节槽设置在所述环状第二内套内部,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所述环状第二外壳和环状第二内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单元为环形水道,所述环形水道宽度为0.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晶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道由两个带有10-80°倒角的环形锥面构成,两个倒角的所述环形锥面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环状第二外壳和环状第二内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第二外壳、环状第二内套和环状筒形隔板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第一外壳、环状底板和环状隔板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环状第一内套为水冷铜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水腔和外环水腔的体积比为1/10-1/5。
7.一种立式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连铸系统的结晶器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紧凑型多段小型铸棒连铸结晶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6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