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绝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6877.7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江楚平;陈映生;吴晓慧;潘军;焦悦芬;陈舜娴;肖仰婷;林建新;陈澍滋;吴乐俊;王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绝缘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维修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急绝缘装置,包括罩体和夹持组件,罩体具有一端设置有开口且能够容纳断落导线的容纳腔和连通于容纳腔的第一阶梯孔,夹持组件包括顶杆和套设于顶杆上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顶杆穿设于第一阶梯孔内并能沿第一阶梯孔的轴向滑动,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接或连接于第一阶梯孔的第一阶梯面上,另一端抵接或连接于顶杆上,顶杆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顶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断落导线能够通过开口进入容纳腔,当顶杆位于第二位置时,顶杆能够在第一弹性件的推压下与容纳腔的内壁共同夹持已进入容纳腔的断落导线。应急绝缘装置能够隔离断落导线,避免断落导线对其他输电线路和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维修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压电站及输送网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老化问题及受到不可预估的大风或雨雪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输电线断落等情况。
当发现导线断落时(如跌落式熔断器上引线,断线而未引起线路停电),从电力维护部门发现断落导线到抢修之前,带电的断落导线处于悬空状态,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断落导线受风力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容易缠绕或接触到其他带电导线发生相间短路,造成大规模的停电等情况。另一方面,容易发生人员触碰到断落导线造成人身伤害等安全问题。针对该安全隐患,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安全工器具。电力维护部门通常在断落导线处设置安全护栏,并通知维修人员加紧抢修等方式进行故障处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将断落导线的断口进行隔离,消除断落导线在维修前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应急绝缘装置,以快速、有效地将断落导线的断口进行隔离,避免断落导线对其他输电线路和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消除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绝缘装置,以有效地隔离断落导线,避免断落导线对其他输电线路和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消除安全隐患。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急绝缘装置,包括:
罩体,具有一端设置有开口且能够容纳断落导线的容纳腔和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阶梯孔;
夹持组件,包括顶杆和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并能沿所述第一阶梯孔的轴向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接或连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第一阶梯面上,另一端抵接或连接于所述顶杆上,所述顶杆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断落导线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当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推压下能够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共同夹持已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所述断落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绝缘装置还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杆,所述顶杆沿其径向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制动杆被配置为其一端能够伸入或脱出所述第一孔,且当所述制动杆伸入所述第一孔内时,能够将所述顶杆锁定于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组件还包括螺母和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罩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阶梯孔连通的第二阶梯孔,所述制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阶梯孔,所述制动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或连接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第二阶梯面和所述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滑槽,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限位滑槽内,所述制动杆的所述一端被配置为能够在脱出所述第一孔后,沿所述限位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被配置为能够拉动所述制动杆,以使所述制动杆脱出所述第一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第一阶梯面和所述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