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7594.4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叶亚龙;李洪波;董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
主分类号: | B63C7/16 | 分类号: | B63C7/1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沉船 打捞 导向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及其应用,包括固定在母船的船舷外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用于安装钻机的钻机底座,所述钻机底座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钻机俯仰角度的俯仰调节装置,所述工作平台的外沿连接有用于导向所述钻机的钻杆的桁架式钻杆导向架,且所述桁架式钻杆导向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平台铰接端、直管段、弯管段和海床防沉固定端,所述平台铰接端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海床防沉固定端与海床连接;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具有水下定位系统。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水深并考虑潮汐影响实现自由升沉补偿。可实现大直径千斤的回拖穿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船打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沉船打捞装置及其打捞方法多重多样,如封舱抽水打捞、封舱充气抽水打捞、船舶抬撬打捞、浮筒打捞、浮吊船打捞、拉力千斤顶双驳船抬撬打捞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外力均通过沉船下方过底千斤传递至船体。
现有的穿缆作业技术中,以陆地常用的水平定向钻机为基础的技术逐渐在穿缆作业得到了应用。但将该技术应用到水下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钻机在船上作业时,钻机到泥面的距离较长,钻杆属于细长型结构容易产生变形以及压杆稳性问题。另外,由于潮汐原因钻杆需要具有合适的深沉补充功能弥补潮位的影响。不仅如此,不同工程具有不同水深,导向架可以满足不同水深下的作业能力。
(2)针对大吨位沉船打捞一般需要选择大直径的钢丝绳或者锚链,如何高效的穿引大直径过底千斤一直是行业难点。传统穿引110mm直径钢丝绳圈的方法一般通过依次穿引3寸、6寸、6寸双股,最后再穿引110mm钢丝绳圈,传统方法没有考虑土体的端承力以及抗剪力,直接通过增大钻机的回拖力实现千斤的回拖穿引,当需要穿引直径较粗的锚链或者海底泥质较硬时往往效果不理想。
(3)工程中兜底千斤一般少则几道多则几十道,每道间隔一般在5m~10m,因此水下穿引需要非常高的定位精度。由于沉船为大型的钢质金属结构会严重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因此普通的陆地用的无线钻进导航系统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及其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包括固定在母船的船舷外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用于安装钻机的钻机底座,所述钻机底座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钻机俯仰角度的俯仰调节装置,所述工作平台的外沿连接有用于导向所述钻机的钻杆的桁架式钻杆导向架,且所述桁架式钻杆导向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平台铰接端、直管段、弯管段和海床防沉固定端,所述平台铰接端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海床防沉固定端与海床连接;
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导向架具有水下定位系统,所述水下定位系统包括有线连接的水下定位信标组、用于所述水下定位信标组通信的换能器及主机和显示机构;
水下定位信标组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海床防沉固定端和弯管段上的两个水下定位信标和沉船预设位置的两个水下定位信标;
所述换能器安装在所述母船船舷上;
所述换能器安装在所述母船的船舷侧,且其高度低于所述母船的船底,所述主机和显示机构安装在所述母船的甲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钻机底座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梁,固定梁的前端与竖架的底端铰接,且所述竖架的顶端与横架的前端铰接,所述横架的后端与钻机固定平台的上部铰接,所述钻机固定平台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梁的后端铰接,所述俯仰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竖架的上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钻机固定平台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铰接端、所述直管段、所述弯管段和所述海床防沉固定端均包括衍架和安装在衍架上的导向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未经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卡簧上料、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包边易拉胶包胶装置及包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