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传输系统及光纤环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7937.7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G02B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姚琳洁;朱文杰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传输 系统 环形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及光纤环形器,以解决现有光纤倍增方案的实现过程繁琐、且业务开通速度慢的问题。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至少两个光纤环形器;其中:至少两个光纤环形器包括第一光纤环形器和第二光纤环形器,各光纤环形器包括至少三个端口;当第一设备接收到光信号时,光信号从第一设备依次经第一光纤环形器、链路纤芯、第二光纤环形器传输至第二设备的第一接收端;当第二设备接收到光信号时,光信号从第二设备依次经第二光纤环形器、链路纤芯、第一光纤环形器传输至第一设备的第二接收端。本方案能够节省至少一条链路纤芯用于承载新业务,达到了光纤倍增的目的,且接入光纤环形器的操作简单,提高了业务开通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及光纤环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组网和当下重点关注的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正逐步向光纤倍增组网架构进行演进和发展,以降低运营成本。这导致链路纤芯需求成倍增加,而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芯数光缆替换小芯数光缆”的优化措施将难以应对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链路纤芯需求倍增的巨大冲击,探索光纤倍增技术成为满足业务需求发展的必走之路。
现有技术在实现光纤倍增时,往往通过合分波来达到光纤的大汇聚比传递,在信号的传递上,有源CRAN(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和城域波分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方案都有大小不等的时延,无源CRAN方案时延虽小,但需要更换原有设备的光模块,在操作方面较为繁琐。且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时不完全适用于各应用场景,例如,在某场景中仅需要节省一两条链路纤芯时,应用上述方案的性价比便不高,特别是应用城域波分方案资金消耗巨大。此外,上述方案的配置调测及施工都较为繁琐,不能实现快速开通业务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及光纤环形器,以解决现有光纤倍增方案的实现过程繁琐、且业务开通速度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至少两个光纤环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光纤环形器包括第一光纤环形器和第二光纤环形器,各所述光纤环形器包括至少三个端口;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两个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的另一端口通过一条链路纤芯与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的一个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两个端口连接;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光信号时,所述光信号从所述第一设备依次经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所述链路纤芯、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接收端;当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光信号时,所述光信号从所述第二设备依次经所述第二光纤环形器、所述链路纤芯、所述第一光纤环形器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接收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环形器,应用于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所述光纤环形器包括外壳、至少三个端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两组偏振棱镜、旋转器和偏振补偿器;
其中,各组偏振棱镜分别包括粘合在一起的两个偏振棱镜;所述两组偏振棱镜中的第一组偏振棱镜、所述旋转器、所述偏振补偿器及所述两组偏振棱镜中的第二组偏振棱镜之间依次连接;所述至少三个端口中的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组偏振棱镜连接;所述至少三个端口中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组偏振棱镜连接;各所述端口为带尾纤的自聚焦棒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