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7950.2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蔡礼松;李兴佳;左帅;田向远;杨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史萌杨 |
地址: | 4500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势场法 车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预行驶道路上的各障碍物的信息,所述障碍物的信息包括障碍物的速度和位置;
2)在各预行驶道路上沿自车行驶方向的设定检测范围内均设置至少一个检测点,确定各个检测点对应的静态势场和障碍物动态势场,所述静态势场包括道路静态势场和/或障碍物静态势场;其中:
根据检测点与预行驶道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确定该检测点对应的道路静态势场;所述检测点对应的道路静态势场为:
式中,uci为第i个检测点对应的道路静态势场,ρci为第i个检测点与预行驶道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kc为道路静态势场对应的系数,Uc为预行驶道路中心线的势场强度,Lc为当前道路引力场的影响范围宽度;
根据检测点与各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确定该检测点对应的各个障碍物静态势场;
根据障碍物与自车之间的距离、以及各个障碍物的速度,确定各个障碍物动态势场;
3)根据每个预行驶道路的所有检测点对应的静态势场和障碍物动态势场,确定每个预行驶道路的综合势场;
4)根据各个预行驶道路的综合势场,进行换道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障碍物动态势场包括障碍物横向动态势场和障碍物纵向动态势场;所述障碍物纵向动态势场根据障碍物与自车的纵向距离、以及障碍物的纵向速度得到;所述障碍物横向动态势场根据障碍物与自车的横向距离、以及障碍物的横向速度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检测点对应的各个障碍物静态势场为:
式中,uomi为第i个检测点对应的第m个障碍物的障碍物静态势场,Usm为第m个障碍物的安全范围内的势场强度,ρomi为为第i个检测点与第m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ko为障碍物静态势场对应的系数,Lobsm为第m个障碍物的影响范围宽度,Ls为设定的安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其特征在于,障碍物纵向动态势场为:
式中,ulom为第m个障碍物的障碍物纵向动态势场,sign()为符号函数,vTy为设定的纵向速度限值,vym为第m个障碍物的纵向速度,klo为障碍物纵向动态势场对应的系数,Llom为第m个障碍物纵向动态势场影响长度,yminm为第m个障碍物与自车的最近纵向距离,Ls为设定的安全距离,ρym为第m个障碍物与自车之间的纵向距离,ymaxm为第m个障碍物与自车的最远纵向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其特征在于,障碍物横向动态势场为:
式中,ulatm为第m个障碍物的障碍物横向动态势场,sign()为符号函数,vTx为设定的横向速度限值,vxm为第m个障碍物的横向速度,klat为障碍物横向动态势场对应的系数,Llatm为第m个障碍物的横向动态势场影响长度,xminm为第m个障碍物与自车的最近横向距离,Ls为设定的安全距离,ρxm为第m个障碍物与自车之间的横向距离,xmaxm为第m个障碍物与自车的最远横向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车辆换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各个预行驶道路的综合势场与对应的道路系数相乘,得到各个预行驶道路的换道概率,比较各个预行驶道路的换道概率,进行换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9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观览装置及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