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8031.7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秀丽;叶罡;李强;李蓓;孙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G06F17/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早龄期 热膨胀 系数 尺度 模型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凝土按照微观结构组成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尺度包含不同物相;
(2)分别获得步骤(1)划分的不同尺度中不同物相的体积百分含量;
(3)从最小尺度开始向上逐步采用均匀化方法,根据步骤(2)得到的不同尺度中不同物相的体积百分含量,计算各尺度的排水热膨胀系数和不排水热膨胀系数:
其中,为尺度X的孔隙率,为尺度X孔隙水的热膨胀系数,为孔隙水的体积模量,为尺度X的体积模量,为尺度X的温度应力系数,为尺度X的Biot系数,为尺度X的Biot模量,为尺度X的热孔隙率变化系数;分别按下述公式计算:
其中,分别为尺度X第r个物相的体积模量、体积分数,为尺度X第r个物相的温度应力系数,为尺度X参考介质的体积模量,为尺度X的剪切模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为尺度X第r个物相的剪切模量;,为尺度X参考介质的剪切模量;最终得到混凝土的体积模量、不排水热膨胀系数和排水热膨胀系数;
(4)根据步骤(2)~(3)得到混凝土早龄期各时刻的体积模量、不排水热膨胀系数和排水热膨胀系数,计算混凝土早龄期t时刻的热膨胀系数:
其中,为初凝时间,为终凝时间;为t时刻的附加热膨胀系数,按下述公式计算:
其中,为混凝土的饱和系数,表示温度的变化,为混凝土固相骨架的体积模量,为由于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引起的毛细压力变化,为均匀化的混凝土的体积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混凝土按照微观结构组成从小到大依次划分为尺度Ⅰ、尺度Ⅱ、尺度Ⅲ、尺度Ⅳ、尺度Ⅴ、尺度Ⅵ;所述尺度Ⅰ包括水化硅酸钙基本块和纳米孔;所述尺度Ⅱ包括尺度Ⅰ均匀化后的水化硅酸钙固相和凝胶孔;所述尺度Ⅲ包括尺度Ⅱ均匀化后的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和尺度Ⅱ均匀化后的低密度水化硅酸钙;所述尺度Ⅳ包括尺度Ⅲ均匀化后的水化硅酸钙、氢氧化钙、未水化的水泥颗粒、铝酸盐和毛细孔;所述尺度Ⅴ包括尺度Ⅳ均匀化后的水泥净浆和砂;所述尺度Ⅵ包括尺度Ⅴ均匀化后的水泥砂浆和粗骨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度Ⅵ均匀化后得到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尺度Ⅰ、Ⅱ、Ⅲ、Ⅳ上不同物相的体积百分含量由试验得到,或者由Powers模型、Jennings-Tennis模型或CEMHYD3D模型计算得到;尺度Ⅴ、Ⅵ上不同物相的体积百分含量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为环境扫描电镜试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化方法具体为:在尺度Ⅰ上采用Self-Consistent法计算均匀化的水化硅酸钙固相,参考介质为水化硅酸钙固相;尺度Ⅱ上采用Self-Consistent法计算均匀化的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和低密度水化硅酸钙,参考介质为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和低密度水化硅酸钙;尺度Ⅲ上采用Self-Consistent法计算均匀化的水化硅酸钙,参考介质为水化硅酸钙;尺度Ⅳ上采用Self-Consistent法计算均匀化的水泥净浆,参考介质为水泥净浆;尺度Ⅴ上采用Mori-Tanaka法计算均匀化的水泥砂浆,参考介质为水泥净浆;尺度Ⅵ上采用Mori-Tanaka法计算均匀化的混凝土,参考介质为水泥砂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混凝土的饱和系数;其中,为单位体积水泥石中可蒸发水的体积含量,为饱水孔隙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早龄期热膨胀系数多尺度模型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毛细压力;其中,为相对湿度,为理想气体常数,为绝对温度,为水的摩尔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80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